为切实将中央治理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促推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典型案例暨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七)第二批。其中,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西丽人民法庭“深化家事纠纷诉源治理 能动司法守护家的温暖”案例入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西丽人民法庭

深化家事纠纷诉源治理

能动司法守护家的温暖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西丽人民法庭以家事案件和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民事“二合一”审理机制改革为契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以能动履职守护家的温暖。2023年以来,西丽法庭累计走访街道社区143人次,在联动解纷工作站公开开庭审理案件50余件,开展普法释法活动4场,举办调解培训4场,完成司法确认93件,与街道、派出所等三方共调各类纠纷7460件,成功化解7254件。2024年1至5月,辖区西丽街道、桃源街道家事纠纷一审收案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6%。诉源治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南山区“三八”红旗集体、第十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民生微实事十大金奖、“2018-2022年度平安深圳建设”先进集体、“深圳市五一巾帼标兵岗”等称号。

一、深化多元共治,健全诉源治理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丽法庭坚持“治已病”与“治未病”相结合,积极构建诉源治理工作新格局。一是推动庭所共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把家事审判融入辖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2023年5月,与区公安分局、西丽街道签订《开展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的方案》,构建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庭所共建”诉源治理工作新机制,既注重凝聚基层政法机构合力,又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一站式司法确认、以判促调引导、指导调解等方面主导作用,工作经验获深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推介。二是推动全程调解。考虑到婚姻家事案件中离婚纠纷、婚姻财产纠纷收案数量大、增长速度快,高额彩礼纠纷案件频发等特点,西丽法庭创新家事纠纷化解工作机制,组建“心理咨询师+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专业辅助队伍,践行全环节多元调解工作理念,有效推动柔性解纷、案结事了。2023年为例,家事案件调撤率达60.8%。三是巡回审判促治。常态化开展社区巡回审判,先后选取涉抚养权纠纷等典型案件进行公开庭审,普及“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等司法理念,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四是促推防范风险。从审判实践这座“富矿”,挖掘社会治理痛点难点,做深做实司法建议工作,撰写《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调研报告》,向公安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加大对酒店旅馆行业监管,堵上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的风险漏洞。

二、延伸司法触角,优化诉讼服务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实行驻点指导。在区妇联婚姻调解中心设立“家事法官联络站”,依托司法大数据分析,选择在家事纠纷复杂、多发的蛇口街道多个社区精准设立“家事纠纷非诉解纷工作室”,以“远程指导+定期驻点”相结合,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判后回访等司法服务,推动家事案件诉前化解。二是搭建绿色通道。开通“人身安全保护令”快速立案绿色通道,对涉家暴案件,尤其是涉未成年人的实行快立快审快结,筑起坚实的司法保护屏障。2023年,西丽法庭发出保护令22份。三是架起沟通桥梁。针对家事案件中涉未成年人抚养权、探望权等执行难题,创建全市首个“家事执行工作室”,组建“家事法官+执行员+心理咨询师”执行团队,执结案件107件,2022年疫情期间成功办理一起涉中美两地跨境“云探望”案件,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三、坚持能动履职,促进家事纠纷实质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丽法庭坚持家事审判不局限于是非判断、权利义务厘定,注重司法职能向“诊断、治疗、修复”延伸,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一是开展专业化“诊断”。设立心理疏导室,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引入心理咨询,为家事案件当事人及未成年人子女提供心理访谈、心理咨询和测评,并出具专业评估报告。2023年为145例案件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305次。二是开展全方位“治疗”。创建全市法院首个家庭教育指导站,2023年向家事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父母双方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信》358份,依法对监护教育不当、监护人失职等行为发出家庭教育令2份,守护好未成年人关键成长期。三是提供疗愈性“修复”。自2023年3月开始,在离婚案件中试行发放《婚姻关系修复建议书》,根据案情向双方当事人提出有针对性的婚姻关系修复建议,累计已制发45份。

四、落实普法责任,形成法治建设强大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丽法庭高度重视法治宣传工作,帮助弱势群体在家事纠纷中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共同营造维护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合法权益,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2023年以来,开展驻点宣传、巡回审判、法治情景剧、少年模拟法庭等普法活动17场次,覆盖群众4800余人次。一是在国际家庭日、国际妇女节、女法官国际日、国际儿童节等时间节点,联合妇联、民政、检察等单位,集中开展“家和万事兴 司法有温情”“护航高质量 法治进校园”等普法宣传活动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二是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媒体渠道对典型案例跟进报道,全方位宣传家事纠纷化解之道。其中,反映西丽法庭家事审判工作的纪录片《家事如天·深圳篇》,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全国政法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等荣誉。结合法治宣传活动编制《与法同行 以案说法普法读本》,通过普及家事少年审判法律知识,助推家庭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点击图片查看全部案例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审核:黄慧辰

编校:利玥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