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的美誉。李白有时月下独酌,与明月共饮,有时泛舟江上,与青山对言,他的一生,倚石听泉,观水澹生烟,洋溢着诗人特有的潇洒与浪漫。

李白的诗,真情流动,巷陌吟唱,古今相传。文献记载,天宝年间,有一次,李白旅行到了南陵。在南陵的近处有个泾县,泾县有位十分仰慕李白的青年。这位青年就是汪伦。听说李白来了,汪伦十分兴奋,赶紧提笔写信,盛情邀请李白过来。泾县有着潋滟的桃花潭,正是这桃花潭水给了汪伦美妙的灵感。他这样写道,先生爱那美丽的风光,泾县有“十里桃花”,景致之奇,奇异无比;先生爱那醉人的美酒,泾县有“万家酒店”,酒气之香,浓烈无比。汪伦恳望先生亲临泾县,赏花饮酒。泾县汪伦拜上。

见信后,心中念着奇景的李白真的来了。两人一见面,李白就问道,那“十里桃花”与“万家酒店”在哪里呀?汪伦却回答,不敢,不敢。汪伦开罪了先生!这“十里桃花”,是说那十里之外的“桃花潭”,它叫“桃花潭”,却无桃花美妍;这“万家酒店”,是说那姓万的人开的酒店,它叫“万家酒店”,而不是有一万家酒店。说罢,弯腰举杯,连连赔罪。感念汪伦之盛情,李白哈哈大笑。分别时,李白即兴提笔,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深湛的桃花潭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让诗人难舍与汪伦真诚的情谊。

李白写过很多诵念离别的诗句,例如《金陵酒肆留别》,记录了春风拂面杨柳飞,朋友之间遽别难的场景。“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诗人问道,滚滚东流的江水啊,我心里的不舍与你相比,哪个更长?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挚友孟浩然从江夏赴广陵,船行渐远,帆影朦胧,烟花失色,满目离情。又如《峨眉山月歌》,诗中月影入江,随水而去,让人思绪悠悠。“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千里蜀江行旅中,秋日的山月诉说着情思依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在影入江水流的静谧里,感受到的是江行见月如故人;可是,明月不是旧友,无奈无处抒发,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说文·又部》:“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友”由两个“又”形会意而成,指朋友携手,共济同舟。“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知音朋友,亲密友善,“友”字引申出“友爱、亲密”之义。如《弟子规》:“兄道友,弟道恭。”兄长要对弟弟友爱,弟弟要对兄长恭敬。兄友弟恭,如同朋友;朋友亲密,如同兄弟。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因此,“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温静暖心的友谊,于人最为珍贵。古希腊诗人说“友谊”,“它由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友谊,是在理智的引导下、在习惯了的相处中形成的真诚的、和谐的关系。友谊予人亲善,产生信任、幸福与文明,带来和谐与共进。拥有友谊的人是幸福的,因为,友谊可以驱散黑暗与孤单,送来阳光与雨露。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岳雯 于峻嵘),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