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太祖高祖太宗高宗等这些词汇,中国人并不陌生,这些名称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要说太宗,最著名的非李世民莫属。然而对于这些词汇的含义我们似乎并不是那么清楚,而且这些历代王朝的太宗皇帝们还有一个极为有规律的现象,那就是得位不正,这是为什么呢?在讲这些太宗皇帝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太宗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民

何为“太宗”

太宗是庙号,所谓庙号指的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汉朝对庙号的使用非常严格,西汉十二帝只有四位皇帝(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得到了庙号,南北朝时期庙号的使用已经不在那么严格了。自唐以后,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外,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文帝刘恒影视形象

庙号一般是两个字,前一个字是对皇帝生前功过得失的评价,即盖棺定论。如创立基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一般参与创立王朝的皇帝死后庙号都带有“太”字。后一个字是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来的,开国之君一般都是祖,如刘邦为汉太祖,李渊为唐高祖,赵匡胤为宋太祖;后继之君一般都称宗,如李世民为唐太宗,赵炅为宋太宗。所以按照上述的描述,太宗一般都是参与建立王朝的第二代帝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匡胤

中国历史上的太宗皇帝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22位太宗皇帝,很多都是乱世之中小王朝的太宗皇帝,如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的太宗皇帝李雄,西燕太宗慕容冲等。大一统王朝的太宗皇帝有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炅、明太宗朱棣、清太宗皇太极。这五位太宗皇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开始并非上任皇帝特意指定的继承人,即所谓的“得位不正”

  • 汉太宗刘恒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后,其嫡长子刘盈(刘恒的大哥)继位,是为汉惠帝。然而刘盈在位时期并没有太大的权利,一切军政大权几乎全部由吕后说了算,刘盈在皇位上坐了7年后便英年早逝,吕后又把持朝政八年,在此期间,吕后违背刘邦的遗言,大肆分封诸吕。在吕后弥留之际,大臣周勃、陈平等人联合刘襄、刘章等刘姓宗室平定诸吕之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恒影视形象

平定诸吕之乱后,按理说应该由功劳最大的刘襄继承皇位,但是在评估了诸王和外戚的势力后,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决定迎立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入京继位。就这样在诸吕之乱中无尺寸之功的刘恒就成了汉朝新一任的皇帝。

刘恒在诸吕之乱中虽然没有尺寸之功,但是他在继位后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使当时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的发展,为后世文景之治及汉武帝刘彻开疆拓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相对于自己的大哥刘盈,刘恒的庙号为太宗实至名归。

  •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太大了,而他的庙号为太宗也是实至名归。我们知道李渊建立唐朝后,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建成留在长安辅助李渊处理朝政,李世民则率兵在外征战。然而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大,后来李渊封他“天策上将”并给了他开府的权利。到武德九年,李世民的权利大到足以威胁太子的地位,而李二这么有能力的一个人也不甘屈于人下,所以便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太子建城和齐王元吉。不久之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成为大唐的第二任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民影视形象

虽然说李世民通过政变上位,但是在他在位的23年间,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可以说他的文治武功丝毫不亚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帝王。所以在如此优秀的政绩面前他的那些不光彩的事也就慢慢的被人们淡忘了。因此李世民当得起太宗这个庙号。

  • 宋太宗赵炅

他叫赵炅,也叫赵匡义,赵光义,这是由古代特有的避讳制度造成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古代正常的继位制度。按理说赵匡胤去世后应该由他的儿子继位,况且当时他在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皇位的继承人是赵匡义,弟弟继承了哥哥的皇位。至于赵匡义到底是按照赵匡胤的遗诏继位还是篡位我们已不知,但事实上他成了宋朝的第二任皇帝,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烛影斧声”之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匡义影视形象

赵匡义继位之后,灭掉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也曾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大败而归。内政方面发展生产,扩大开科取士的规模,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两宋300年的历史上他得庙号“太宗”也是合情合理。

称朱棣为明太宗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甚至觉得不对,因为我们从历史书上学到的应该称他为明成祖。其实这么说法是没有错的,因为在明朝嘉靖皇帝以前,朱棣的庙号一直都是太宗。嘉靖皇帝是以旁支入继大统,他为了给自己的亲生父亲谋得一个庙号,便把朱棣的“宗”升为“祖”,所以我们课本上学到的便成了明成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影视形象

朱棣本是燕王,镇守北平。朱元璋死后传位于皇孙朱允炆,是为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听从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削藩。朱棣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血战成功夺取皇位。朱棣也成为历史上藩王造反成功的个例。

然而朱棣确有大略,他在位的22年间,令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五征蒙古、编修《永乐大典》,所做皆为大事。他在位期间使明朝的力量和影响力达到了巅峰,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局面。所以朱棣庙号“太宗”当之无愧。

皇太极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儿子中排行第八,四大贝勒中排行第四。有种说法是努尔哈赤在临死之前指定多尔衮继位,但是当时多尔衮年幼,在他上边还有很多年长的哥哥们,众位战功赫赫的哥哥们不可能同意多尔衮继位,商议之后便宣布拥立皇太极为汗位继承人。就这样皇太极在众位旗主贝勒和王公大臣的拥戴之下继承汗位,成为大金国的第二位大汗。整个过程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只是多尔衮的生母大妃阿巴亥被迫殉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太极影视形象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壮大发展大金,后改金为清,为清朝后来定鼎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他的庙号称为“太宗”也合情合理。然而诡异的是他的父亲是“祖”,儿子是“祖”,孙子是“祖”,就他是“宗”。

纵观这五个大一统王朝的太宗皇帝,他们并非上任皇帝生前指定的继承人。刘恒是在诸吕之乱后被众臣拥戴继位,李世民是发动玄武门之变成为皇帝,赵炅继位存在可疑,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皇帝,皇太极被众旗主贝勒推举为汗。然而他们五位都在在位期间为各自王朝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他们的“太宗”之名实至名归。然而一致的是他们都是“得位不正”,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我看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王朝建立没有多久,国家还没有处于稳定状态,存在很多变数。而这些太宗皇帝们大多在王朝建立过程中南征北战,建立了自己的声望和极强的个人影响力(刘恒是功臣集团和宗室集团平衡的结果,其他四位几乎都对王朝的建立有一定的功勋),所以只要有野心,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