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郭晓龙

近年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标准推进讷河市勇进村、富裕县绍文村、泰来县平洋村、昂昂溪区衙门村4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全面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干事创业。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齐齐哈尔市着力把红色村村干部队伍建设成全市“头雁”队伍,积极把退役军人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培养,4个红色村的后备人才中退役军人占比22.2%。全市将4个红色村全部纳入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重点打造,扎实组织开展办好“开门一件事”“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为民服务活动。

扎实开展红色教育。全市以4个红色村为基点,建成4个红色教育展馆,规划红色旅游研学路线7条,将全市20个村的红色教育基地、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穿点成线。深入挖掘好红色文化资源,组织老党员、老红军、村里“老人”参与编撰红色乡本教材《张平洋将军》,拍摄制作了《红色烽火耀讷河》《3005次秘密军火列车》等影片,在党校主题班次、城区公益大屏幕等巡回播放80余场次,受众达8万余人。近年来,到4个红色村参观研学的人数超过7万人次。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齐齐哈尔市将乡村振兴衔接、中央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等资金向红色村倾斜,4个红色村建设乡村产业项目9个,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204.4万元,其中产业收入占比达到23%。讷河市推动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沿革命老区进行布局,在勇进村建设了笨榨豆油加工厂、温室生产车间等项目,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昂昂溪区衙门村建立草莓脱毒苗繁育基地,村里的草莓每斤卖到60元。泰来县平洋村与企业合作建设“千亩花海”万寿菊种植基地,带动40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增收。富裕县绍文村改造5500亩中低产农田,整理村内7处坑塘,实施“一坑一策、一塘一品”,发展种养相结合的“坑塘经济”,村集体年增收18.5万元。(刘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