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国家发展之基、转型之要、活力之源。近年来,贵安新区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围绕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激发城市创新活力,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全省人才“蓄水池”。

在5月下旬召开的贵阳贵安2024年校地企合作专场活动上,邓周灰作为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公司代表,在会上与贵州大学省部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作为高校在企业兼职兼薪的特殊人才,2019年,邓周灰受邀来到贵安新区,策划并主持天文大数据中心、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这“两大一超”项目,开启了与贵安新区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大学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老师 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邓周灰:贵安新区科创公司会和贵州大学国家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一个“数盾实验室”。会涉及到一些安全大模型的研究和成果的落地以及成果的转换,它能够提供贵安在区域安全的安全能力,同时也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智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在企业兼职兼薪的机会,邓周灰不断整合高校人才资源,搭建高校人才与科技企业的合作之桥,科创产业发展公司也充分发挥贵安超级计算中心潜能,将贵阳贵安算力服务推向新的高潮。目前,贵安超级计算中心已经成为新一代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先行者,在2023年春节档影片中《流浪地球2》《深海》《熊出没·伴我“熊芯”》三部影片的后期渲染贵安新区超级计算中心都参与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大学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老师 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邓周灰:通过科创公司这个平台,我培养了一批队伍。我们可以结识很多国内、国际一流的互联网企业或人工智能企业,也有和他们在一起参与讨论和一起合作的这种机遇,和企业的项目一起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人才的加持,不断激活人才队伍建设这池“春水”,如今,贵阳贵安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在贵阳贵安的基层一线,也有不少人才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走进贵安新区党武街道掌克村的古茶树种植基地,张兴国正在检查雨后古茶树的生长情况。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这片茶树愈发翠绿葱茏,枝繁叶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带动家乡致富,早年创业的张兴国在2016年回到掌克村,利用自身创业资金,他组织了几名当地的青年村干部,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自掏腰包为村民收购茶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安新区党武街道掌克村党支部书记 张兴国:我们统一面向全村的老百姓收购茶青、加工包装、对外销售。我们当时每年可以收到就“两叶一芯”的20多万斤茶青,每斤茶青给他们收到50块钱一斤,比他们以前两三块钱一斤要翻十几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多年的努力,村民的收入涨起来了,村里大家的日子也红火起来了,掌克村的古茶树发展之路逐渐驶向“快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安新区党武街道掌克村党支部书记 张兴国:2023年下半年我们争取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资金,给我们建了这个厂房。我现在也在村里,比如大学毕业生、村里的年轻党员,积极去引导他们回村创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掌克村已经培育出了古树“茶二代”1000余亩,还培养了4名专职制茶师傅,每年采茶季,能直接给全村200多户村民增收30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持续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近年来,贵阳贵安印发了《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在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的实施细则》,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贵阳贵安人才数量连续三年增长11万人以上,总量达到151.5万人,常住人口超过650万人,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创新能力指数在全国101个创新型城市中位列第27位,逐步成为兴业福地、聚才洼地、成才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贵阳贵安还将继续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以人才高质量发展夯实“强省会”智力支撑,打造近悦远来、才聚业兴的人才高地。

来源:知知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