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儒风大家、洞见

常听人说:“生活的意义,不是为别人的情绪找出口,而是为自己的生活找出路。”

曾在一本书中读过一段故事。

一位智者与朋友散步,遇到了一位不喜欢他的路人。路人说尽了难听的话来羞辱他。智者却不为所动,朋友听后忍不住了,立刻反击。

事后智者转身向朋友:“若有人送你一个东西,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

朋友回答: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那个人。

智者微微一笑,他的谩骂,你除了生气,也有不接收的权利。

面对他人的负能量,不论我们是辩解,还是对抗,都是在纠缠,只要纠缠,就会损耗自身。但只要八风不动、不予理睬,所有的负能量都将“原路返回”。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尊重。只有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我们才能以更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给予他人正能量。

人活一世,向阳而生,向光而行,学会看淡身外事,方能做个自在人。让我们从容自在地做好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人的错误,不较劲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凡事只要看得淡些,不因愤怒而夸大局势,就没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文学家郑振铎和哲学家冯芝生,是多年挚友。郑振铎为人豪爽,喜欢跟人开玩笑。冯芝生常年蓄须,被他戏称为“大胡子”。

一次,两人一同外出,来到当地一家理发店。理发师为冯芝生刮脸,郑振铎站在旁边起哄,对着理发师高呼:“把他的络腮胡子刮掉!”

理发师信以为真,一抬手竟真的把冯芝生的胡子剃得干干净净。看见冯芝生铁青的脸色,郑振铎忍不住哈哈大笑。理发师自知得罪了客人,不禁露出紧张愧疚的神色。

冯芝生虽然心疼自己的胡子,但不忍理发师为难,也跟着笑起来,让理发师内心的愧疚减轻了许多。

面对别人的无心之失,聪明人往往会选择一笑置之。他们懂得,宽恕他人,也是放过自己。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当我们遇到别人的错误时,如果总是耿耿于怀,与之较劲,不仅会让自己陷入痛苦和烦恼之中,还可能激化矛盾,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错误,不较劲,不纠缠,用宽容和理解去拥抱这个世界,往往能够化解冲突,收获和谐的人际关系。

别人的焦虑,不传染

哲学家尼采说: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当我们在推墙时,墙也在推我们。和负能量缠身的人相处,自己也会在无形中被其负面磁场所消耗。

“有人刻薄地嘲讽你,你就马上尖酸地回击他。有人无礼地看不起你,你就马上轻蔑地鄙视他。就这样,他们轻易地把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传染。和负能量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悲观和消极。同样,自己的情绪管理不当,也会间接影响他人。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曾说:“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不因为自己生气就对他人过分处罚,也不因自己高兴就给别人特别的奖励。

管理好自己的焦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律。正是因为这种自律,那些优秀的人才能在各行各业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谈笑间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到“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这样的自律,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就要时时注意,主动锻炼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人的指责,不挂心

面对别人毫无缘由的苛责,选择回击是人的本能。而智者,则是选择摆脱不良情绪的束缚,专注做好自己。

在一档访谈节目上,一位嘉宾曾对余秋雨作出一番尖锐的评价。他说:余秋雨也就会写点游记,一部小说也没写过。

节目播出后,外界一片哗然。有人在公开场合,问余秋雨对此事是什么看法。只见余秋雨格外淡然,他笑着称赞那位嘉宾是“评论者中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并对他的作品给予了肯定。

不恼不怒的姿态,显得格外淡定从容。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面对生活的种种委屈,保持克制,持续忍耐。遇到人生的挫折,学会调整心态,允许一切发生。

与其小心翼翼照顾别人的感受,生怕惹得对方不开心。不如放下包袱,轻松自在做回自己。

主播:赵江南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实习生

每一个音符,都是情感的共鸣。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洞见(ID:DJ00123987)

画家:郑板桥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旅游”

分享游记与攻略,展示美景与美食,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