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可欣 枣庄报道

6月18日,2024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枣庄站暨枣庄市重点文旅项目招商洽谈会新闻发布会在枣庄会展中心举行。发布会上,山亭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岩介绍了山亭区在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所做出的具体工作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岩介绍,作为本次2024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枣庄站暨枣庄市重点文旅项目招商洽谈会的承办主体,山亭区以“工业倍增、产业突破”为总抓手,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兴旅、以旅兴城”理念,聚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加快项目招引、丰富产品供给、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品牌创建、繁荣消费市场、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提升景区景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发展。

一是整合分散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路径,通过强化保护修复、探索融合发展、建立保障机制,大力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打造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示范区、徐庄镇尖山云顶·自在家园区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等项目46个,辐射安上、藤花峪等6个村。采取“传统村落+”模式,整合研学培训、精品民宿、非遗工坊等业态,将全区35个国家、省级传统村落与非遗文化、非遗体验、非遗产业深度融合,建成非遗展馆27个。盘活36处传统民居,植入文创集市等特色民宿元素,打造集研学教育、民俗文化等于一体的研学旅游集聚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豆制品、长红枣等现代农业产业园8处,培育春福盈等农产品加工企业238家,年总产值近100亿元。

二是打造文旅产品,创新多元业态。深度挖掘山亭区自然特色、红色文化、生态景观、传统民俗等文旅资源,从融合发展角度找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最大公约数,因地制宜打造高品质特色文创产品,促进文化资源的创新性转化和利用,着力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品牌。紧扣微度假、轻休闲、慢生活的出游需求,开展瓜果采摘、休闲露营、登山垂钓、慢游自驾等项目,开展具有山亭特色的节会活动,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展示山亭“地域风貌、民俗特色、文化文艺”,打造以人文、红色、研学、体育、民宿等为重点的新业态,促进全区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拓展红色旅游产业链,加强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数字文旅建设,做出独具特色的山亭IP和多样化的数字文化创意产品,通过“一机游山亭”项目,构建全区文旅智慧大脑平台,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场景的数字化、智慧化服务矩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开展精准营销,加大文旅宣传。借助央视媒体、省级卫视等传统媒体平台以及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挥融媒体中心和自媒体的宣传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短平快”宣传推介,做好文旅特色短视频常态化宣推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策划媒体山亭行活动,邀请省市媒体、网络名人、旅游博主来山亭采风创作,围绕“亭好看、亭好吃、亭好玩”开展集中宣推,发布短视频30余个,集中开展视觉冲击力强的短视频推广,策划推出文旅话题推广、山亭文旅IP等内容,以话题点带动城市面,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将宣传推广拓展到更多城市元素、旅游景点、群众生活和文化生态中,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山亭,推介山亭之美,讲好山亭故事。

四是加快项目建设,培育文旅企业。紧紧围绕项目招引、落地建设,及时跟进项目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统尽统。围绕岩马湖乡村振兴示范区、翼云湖康养旅游度假区、灵芝湖综合旅游度假区、青龙绿道休闲观光农业区“四大片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在抱犊崮——熊耳山景区提升、乡村旅游和民宿开发运营、中国酒海——酒旅融合发展项目、醉美洪门葡萄谷建设等合作建设上取得突破。紧紧围绕旅游业态培育打造、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业态融合发展,不断强化旅游发展支撑,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引导翼龙文旅发挥国企担当,积极引导专业化优势明显的中小企业主动对接头部文旅企业,重点培育千水星、派砾环境艺术公司等企业,促进文旅与农业、工业、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发展新型文旅康养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