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养老金涨幅定为3%,养老金1200元、3200元、6200元,涨幅一样吗?谁的更高一些?看看计算公式

今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已经公布,涨幅确定为3%,并且规定各地要以全国调整比例为高限来确定本省调整水平,也就是不能超过3%。那么对于养老金1200元、3200元和6200元的退休人员来说,涨幅是一样的吗?谁的会更高呢?来看看具体的计算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调整通知中提到,养老金上涨比例3%,这是以2023年所有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为基数来确定的,并不是以本人的养老金为基数来确定。数据显示,2023年退休人员整体人均养老金为3500元左右,如果你的养老金低于3500元,比如说只有一两千块钱,那么你是可以相对受益的,实际涨幅会高于3%。

根据养老金涨幅的计算方法,也就是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以及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来计算本人上涨金额,再除以本人的养老金,最终得出最终的涨幅。我们这里就通过具体的计算来演示一下。

假设一位退休人员养老金1200元,工龄15年,一位退休人员养老金3200元,工龄30年,一位退休人员养老金6200元,工龄40年,他们都在同一个地方退休,当地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是这样来设置的,定额调整标准为40元,挂钩调整部分,工龄每满1年增加1元,跟养老金水平挂钩部分,涨幅1%,高龄倾斜调整部分,年满70岁可以享受,额外增加20元和40元,整个调整方案相对侧重定额调整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都不算入高龄倾斜的话,养老金1200元的退休人员,按照上述方案,可以上涨40+15*1+1200*1%=67元,上涨幅度为67/1200=5.6%。

养老金3200元的退休人员,按照上述方案,可以上涨40+30*1+3200*1%=102元,实际涨幅为102/3200=3.2%。

养老金6200元的退休人员,同样按照上述方案,可以上涨40+40*1+6200*1%=142元,实际涨幅为142/6200=2.3%。

可以看到,养老金1200元和3200元的退休人员,实际涨幅都比3%高一些,前者的涨幅甚至超过了5%,而养老金6200元的退休人员,实际涨幅却只有2.3%,明显低于3%。

当然,如果以上三位退休人员,其中有人还可以获得高龄倾斜的话,就能额外再上涨几十块钱,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实际涨幅,比如养老金6200元的退休人员,如果能再获得40元的高龄倾斜待遇,那么可以上涨182元,实际涨幅就能达到182/6200=2.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

今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已经正式公布,涨幅确定为3%,不过并不代表所有退休人员的实际涨幅都是一样的,因为3%的涨幅是以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为基数来确定的。像养老金1200元、3200元和6200元的退休人员,前面两者的养老金要低于人均水平,在实际上涨中, 涨幅一般可以更高一些,而养老金6200元的人员,实际涨幅一般会低于3%。当然,具体还是要看个人以及所在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