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柘城县牛城乡单桥村村民正在抢墒播种玉米等秋作物。6月16日的一场喜雨,缓解了旱情,有利于秋作物的播种。 张超 摄

据市“三夏”指挥部调度统计,截至6月18日,全市夏播面积962.29万亩,占预播面积983.49万亩的97.8%;粮食作物已播756.99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8.6%,其中玉米675.79万亩、大豆58.67万亩;花生已播137.43万亩,瓜菜已播63.98万亩。全市已累计浇水面积1010.47万亩次。

当前,正处于秋粮作物播种的适宜期、关键期,一旦错过,可能会给秋粮产量带来不利影响。6月17日,市农业农村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动员群众迅速行动,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播种进度,确保种在适播期、播在适墒田。

据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人介绍,6月16日,我市降雨过程重点在睢县、宁陵县、柘城县、民权县、睢阳区等大部分乡镇,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降雨量较小。此次降雨过程对缓和前期高温天气、改善土壤墒情、减少干旱面积、增加水库蓄水较为有利。

迅速抢墒抢时播种。对本次降水后墒情得到改善的未播地块,动员群众迅速行动,抓住有利时机,趁墒抢时播种,力争三日内播种完毕,努力实现一播全苗。对旱情没有解除的未播地块,要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和设施作用,全力开展抗旱播种,力争在适播期下限完成播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选用适宜品种、模式、机具,加快播种进度,确保面积完成。对已播秋作物,密切关注降水和旱情变化,及时科学开展浇灌,保苗正常生长。

及时抓好田间管理。及早开展查苗补种,大力推广应用微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时落实浇水追肥等田管措施。以粘虫虫、二点委夜蛾、草地贪夜蛾为重点,加强秋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严防暴发为害。同时,根据天气、墒情和生育进程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严防旱涝急转,提前做好防灾减灾救灾机械、物资、队伍、技术准备,确保应急需要。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坚持夏播和旱情日调度机制,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沟通,动态掌握播种进度、旱情变化情况,每天及时报送信息,为抗旱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带队的10个工作组持续深入分包县(市、区)进行督促指导,会同当地农技人员下沉生产一线,通过新闻媒体、手机APP、面对面指导、制作短视频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大力开展趁墒播种、抗旱播种、田间管理、防灾减灾技术宣传培训与指导服务,为种足种好管好秋作物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张凌伟

来源:商丘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