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面积仅6.64万平方公里的宁夏,东、西、北三面分别被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包围。而宁夏中卫沙坡头地区处在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是历史上受风沙侵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得名沙坡头

“沙丘齐墙高、晚上顺着上房顶”是当地老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早起开门扫沙也是他们儿时的日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麦草方格。人民网 李甜甜摄

1954年,为了贯通西北和华北之间的大通道,中国开始修建包兰铁路。全长990公里的包兰铁路,沿线大多是荒漠戈壁,还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沙坡头段从高达百米的沙丘间穿过。

如何保证火车能在沙海中畅通无阻的前行,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经过反复实验、不断探索,成功解锁无灌溉条件下的生物固沙模式,提出了“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铁路沙害防治体系,最终发现1米×1米的低立式格状草沙障效果最佳,麦草方格固定沙丘法由此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草方格。人民网 李甜甜摄

一声汽笛长鸣,只见被林草包围的包兰铁路上,一列火车呼啸而过。通过在铁路两边铺设方格防护带,这条曾被认为“存活”不了30年的沙漠铁路,至今已平稳运行60余年。

从1950年到1985年,经过几代治沙者不断探索,在包兰铁路经过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55公里、两侧各500米范围内,逐步构筑了“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的治沙防护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麦草方格。人民网 李甜甜摄

扎草方格只是固沙第一步,在草方格里栽苗种草才能形成永久固沙屏障。而如今,机械化可以代替人工用铁锹挖坑栽树苗,用长达半米的钻头顶端的卡口卡住树苗根部,几秒钟就能将树苗插进50厘米深的湿沙层。

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扎根基层治沙已有30多年,在2017年,他发明出一种“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命名为“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将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5%,劳动成本降低了50%。唐希明的这一“土发明”不仅在当地大面积推广使用,如今还被推广到甘肃、新疆等地。

如今,治沙的各种理念在不断革新,在科技助力下,绿色版图正向腾格里沙漠不断延伸。(张玉珂、赵文瑞、曲源、肖聪聪、樊美琪、许峥、穆国虎、李甜甜、高嘉蔚、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