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了不少研学机构推出凉山支教研学项目,打着帮助凉山贫困学生的旗号,招募“志愿者”参加“公益讲堂”“暑期支教夏令营”等,并收取上万元费用,引发舆论关注热议。记者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了解到,当地迅速组织相关部门摸排。

6月10日,州教育体育局第一时间通知县(市)教育部门进行全面排查。经摸排,凉山各级教育部门均未制发志愿者公益证书、出具助学研学报告。2023年1月至今,全国社会组织或者公益机构到凉山开展的短期支教活动共有57项,其中35项活动向县市教育部门报备,有22项未报备。

接下来,当地将启动专项整治。由州教育体育局、州公安局牵头,州市场监管局、州文化广电旅游局等部门配合,启动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虚假支教、虚假宣传等恶劣行为,狠刹各类乱象。落实社会支教活动审核、接收、派遣责任,重新审核暂未开展的支教研学活动信息,对存在收费的商业行为及时叫停。 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