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10月上旬,中央和毛主席经过慎重的思考后,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这场战争的胜负关乎着我国的尊严,那么该由谁挂帅出征呢?毛主席将目光放在了四个野战军主帅的身上。

四个野战军的主帅分别是彭德怀、刘伯承、粟裕和林彪,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第一、第三、第四野战军的主帅都被毛主席考虑过,唯独第二野战军的刘伯承不在毛主席的考虑中,那么这是因为什么呢?

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决定出兵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美国派出“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侵略战争。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处于十分危急的困境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10月1日,金日成向我国政府和毛主席发出紧急求援电报:“目前战况是十分极端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的帮助,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还希望解放军能够出动援军帮助我军作战。”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祝晚会还没结束,毛主席就和其他领导同志匆匆赶回中南海,研究如何回复金日成。当时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出不出兵支援朝鲜”?

大多数人并不主张出兵或者暂时不出兵,其理由是:

第一、我们刚刚结束内战,战争创伤还没有完全恢复;
第二、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
第三、国内土匪、特务等还没有彻底被肃清;
第四、军队装备不够精良,训练不够充分;
第五、部分军民有厌恶战争的情绪。

那么这该怎么办呢?出兵还是不出兵这个问题严重地摆在毛主席的面前。毛主席经历过长期战争生涯,他深知“出兵”这两个字的份量,也深知“战争”意味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毛主席是主张出兵支援朝鲜的,他是从全球战略的高度,从中朝两国唇齿相依的关系,从我国人民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考虑这个问题的。但是为了慎重考虑,毛主席听取了不同的意见,并让大家说出出兵的不利条件,对入朝作战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作出种种估计和分析等等。

毛主席在会议上说:“我们确实有困难,出兵是要冒很大的风险,一些同志不主张出兵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毕竟是个大国,不能见死不救。”

毛主席手里还拿着金日成发来的电报,他十分激动地说:“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却站在一旁看,心里也十分难过。”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中央和毛主席于10月2日决定出兵援朝之后,毛主席又在当天晚上给斯大林发去一封电报。当时斯大林曾答应过毛主席:“一旦中国决定出兵的话,那么将由苏联出武器,并从苏联派出空军支持、掩护中国军队抗美援朝。”

10月8日,在毛主席发出电报的几天后,他又派出周恩来秘密前往莫斯科面见斯大林,具体落实这些问题。令人意外的是斯大林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犹豫了、退缩了。

斯大林对周恩来说:“苏联的空军还没有准备好,暂时没办法出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一个借口,而这个消息对毛主席决策出兵朝鲜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决定:“不管有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我们都会按照原计划进行抗美援朝。”

10月13日,毛主席给还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发去紧急电报:

“和政治局的同志商量后,大家都认为我军还是出兵朝鲜比较有利。我们将采取以上的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世界都是有利的;如果我们不出兵的话,让敌军压到鸭绿江边,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应当积极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非常大,不参战的话则损害是非常大的。”

周恩来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流泪了,他敬佩他的战友、他的兄长毛泽东的伟大胸怀。没过多久,周恩来再次约见斯大林,并将毛主席的电报交给他。

斯大林看着毛主席的电报,一时无言,他怎么也没想到毛主席这位倔强的中国共产党人,竟然有这样的魄力、勇气和胆量,在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持掩护下,还义无反顾地派兵入朝作战尽管斯大林十分感动,并流下泪水,但他仍没有松口出动苏联空军。

粟裕和林彪为何没有挂帅出征?

既然决定了出兵朝鲜,那么该派谁去挂帅指挥者数十万大军呢?这是毛主席决策“抗美援朝”后遇到的又一大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其实毛主席心中的最佳人选是第三野战军的粟裕,当时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曾亲自点将,让粟裕担负抗美援朝战争的指挥重任。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周恩来先后两次召开国防会议,并在会议上讨论朝鲜局势和中国国防问题等等。

最终通过讨论和考虑后,决定抽调战略预备队4个军以及配属的炮兵、空军等部队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由粟裕担任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担任副司令员。后来毛主席又让陈毅向粟裕转达,明确让粟裕担负抗美援朝作战指挥任务。

可是此时粟裕的身体状况十分不好,高血压、肠胃病、美尼尔氏综合征时常折磨着他。但是当粟裕得知中央的决定后,认为这是党中央对自己的信任,义不容辞。

不过粟裕又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担心自己顶不下来,会误了大事。因此,粟裕向毛主席提出:“主席,我的身体不太好,担心难以胜任,是都可以考虑其他的同志?”但毛主席坚持让粟裕去。

粟裕立即着手进行担负新任务的准备,他让华东军区司令部选配指挥作战的参谋、通信班子等等,还让华东空军的蒋天然调查研究美军空军的飞机数量和作战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粟裕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他的病情再次加重,不仅难以坚持工作,甚至不能左右环视,连吃饭的时候也只能将饭菜放在正面一条直线上。粟裕不得不再次向毛主席汇报自己的病情,并请假治疗,力求尽快恢复。没过多久,中央军委和华东局批示,让粟裕到青岛休养。

半个月后,粟裕的病情还没能得到恢复,这也令他格外心急,自己不能恢复的话,如果率部入朝作战呢?于是粟裕只好托罗瑞卿带信给毛主席,报告自己的病情和心情。

毛主席接到粟裕的信后,立即回复:

“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我已经收到了,甚是挂念。目前新任务不是太着急,你可以安心休养,直到痊愈。如果在青岛休养可以的话,你就在青岛休养,如果青岛不行的话,可以来北京。”

就这样,粟裕因为生病未能入朝作战。既然三野的粟裕不行的话,接下来毛主席考虑的便是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林彪也没有出征朝鲜,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时东北边防军的部队建设、武器补充等准备工作都在进行中,但边防军的领导班子却一直没能建立起来。8月下旬,朝鲜战场的战局出现僵持,很可能发生逆转。在这一情况下,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开始物色新的出兵作战领导人选,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林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

林彪是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也是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在组建东北边防军的时候,所抽调的也大多是原第四野战军的战士,而林彪本人也参与了东北边防军的组建工作,由林彪指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林彪在四个野战军司令员中年级最小,又擅长打硬仗、恶仗,很受毛主席的欣赏。更何况出兵朝鲜肯定要和朝鲜领导人和苏联顾问配合行动,林彪之前曾在苏联治过病,又在东北长期工作,对苏联和朝鲜都比较熟悉。总而言之,林彪确实是很合适的率兵出征的人选。

不过,尽管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都看好林彪,但林彪本人却不同意出战。在一次会议上,林彪曾说过:

“我们国内的战争刚刚结束,各方面工作还没有就绪。美国是最大的工业强国,一个军就有各种火炮1500门,而我们一个军只有36门。我认为在敌我装备悬殊的情况下,不能贸然出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林彪的意见自然不能被主张出兵的毛主席所接受,所以在之后的几天时间内,毛主席多次找林彪谈这个问题。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毛主席没能说服林彪,两人的分歧很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情况下,林彪又向毛主席谈起自己的身体状况:“主席,你也知道我的身体不好,现在不仅怕风、怕光,还怕声音,这种情况我怎么出征朝鲜呢?”

由于林彪明确表示不赞成出兵朝鲜,再加上他说自己身体不好,毛主席自然也不会勉强他。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疑惑,林彪究竟是真的身体不好,还是为不想出兵朝鲜而找的借口?

其实林彪说的都是真的,他年少时身体就不算强健,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后,在军事锻炼中,身体才渐渐强壮起来。林彪身体真正不好是在平型关战役之后,当时他被国民党误伤,子弹穿过肺部,擦伤了脊髓神经,林彪也不得不到苏联治疗,而他的身体也是从这里开始变得越来越差。

解放战争期间,林彪回国参与指挥重大战役,尽管他的身体还没有恢复,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那段时间,为了对付突然发作的疾病,林彪想了许多奇怪的办法,比如说只吃白菜炖豆腐、土豆炖豆腐,不吃或者少吃肉,常年不洗澡等等。

在指挥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的时候,林彪也多次发病,而这几次发病也将林彪的精力耗得差不多了。那么这一时期,林彪的身体究竟怎么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这么说:只要身边的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稍有疏忽,林彪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这种情况下的林彪还要去朝鲜指挥作战的话,别说紧张的指挥工作他不能坚持下来,就连朝鲜的气候他也顶不下来。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毛主席最终放弃选择林彪出征朝鲜。

最终选定彭德怀出征朝鲜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虽然毛主席亲点粟裕的将,但粟裕的身体不是太好;虽然毛主席想到了林彪,但林彪又以“每晚失眠,身体虚弱,怕风怕声音”而拒绝了。

第三和第四野战军的主帅都不能出征,毛主席便决定请第一野战军的彭德怀出马。

10月5日上午,毛主席对彭德怀说:“我们的意见还是让你来挑这一担子,你思想上没这个准备吧?”彭德怀沉默了一会,然后说:“主席,我这个人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我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

此时此刻,毛主席被彭德怀的忠诚和坚毅所感动,许久,毛主席说:“还是你彭老总在中央为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坚决支持和服从中央的决定,这样我就放心了。今天下午政治局还要召开会议,到时候你说说对出兵援朝的意见,说说你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彭德怀

在这天下午的政治局会议上,彭德怀发表了自己对抗美援朝的看法:

“出兵朝鲜是很有必要的,打败了,最多相当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但如果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能找到合适的借口。如果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那么将来的问题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迟打还不如早打。”

很显然,彭德怀的认识和毛主席是一致的。关于挂帅的问题,毛主席向参加会议的同志们说:“我和恩来、少奇、朱老总等同志经过商量后,决定让彭德怀同志率兵出征。我也和老彭谈过了,他答应了。老彭,我感谢你啊,中国人民感谢你,你是临危受命啊!”

毛主席发言完毕后,会场上严肃紧张的气氛瞬间消失,大家都用尊敬的目光看向彭德怀,大家也一致同意由彭德怀挂帅率军入朝作战。

会议结束后,有人走过来拍了拍彭德怀的肩膀说:“还是不服老啊!”彭德怀朗声大笑,随后说:“我到死都不服老……”

1950年10月19日傍晚,在中国军队以志愿军名义正式跨过鸭绿江前的一个小时,彭德怀带着三名工作人员乘坐一辆吉普车,仅由一辆电台车跟随,最先进入战火纷飞的朝鲜。

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共发起了5次攻势战役,将敌军从鸭绿江边一直赶到“三八线”附近,扭转了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交战双方于1951年7月开始举行停战谈判,不过由于有些条件没能谈拢,又谈谈打打了两年。直到1953年7月27日,敌军才肯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我国人民也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灭敌军109万余人,击毁敌机、敌舰和缴获各种物资无数。1958年10月,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中国。事实证明,毛主席选择彭德怀出征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而彭老总也没有辜负中央和毛主席对他的信任。

四大野战军中,毛主席为何独独不考虑二野的刘伯承?

在四大野战军中,第一野战军的彭德怀、第三野战军的粟裕和第四野战军的林彪都被毛主席考虑过出征朝鲜,为何独独第二野战军的主帅刘伯承没有被考虑过呢?

首先,当时刘伯承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他比彭德怀还要大上几岁,而几十年的拼杀也令他的身体大不如前。最重要的是在1916年的某次战斗中,刘伯承的左眼不幸失明,随着岁月的慢慢流逝,他的视力也越难越差,很难适应朝鲜的气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伯承

刘伯承是有实力的,但如果真的让他挂帅出征的话,这对他的身体可是一个大大的损害。中央和毛主席正是考虑到这些原因,这才没有考虑让刘伯承入朝作战。其实除了身体因素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没能让他挂帅出征,那就是中央给刘伯承指派了更加重要的任务。

1950年7月20日,周恩来主持一次重要会议,其主体是研究创办军队院校的问题。会议确定在战争年代创办的学校基础上,改建和新建适应现代战争条件的各类院校,首先则需要创办一所综合性的陆军大学。

如果有了解的小伙伴就会知道,刘伯承在红军时期就曾担任过红军大学的校长。因此当刘伯承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萌生了投身军校教育的念头。

10月,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后,组成志愿军赴朝作战。尽管风云突变,但筹建军事学院的事情并没有停下来。

10月23日,毛主席批准了刘伯承的请求,并给他写去一封信:“尽快将西南方面的工作移交给邓小平和贺龙同志,早日到北京负责筹建陆军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7日,刘伯承抵达北京,朱德总司令亲自来到机场迎接。11月上旬,周恩来先后三次召集刘伯承、陈士榘等人开会。在会议上,周恩来向他们传达了毛主席对教学方针的指示,并提出临时党委的组成以及干部配备方案等。

11月13日,刘伯承和陈士榘联名向中央军委及毛主席呈送意见书,他们建议价格校名确定为“军事学院”,以方便将来开设海军系和空军系,校址暂时设在南京。

当天晚上,周恩来约朱德、刘伯承、聂荣臻等人开会,讨论这份意见书。11月16日,周恩来将修改后的意见书上报给毛主席,当天便被批准。

11月21日,刘伯承来到南京开始军事学院的筹备工作。11月30日,军委任命刘伯承为军事学院院长,陈士榘为训练部部长。12月8日,刘伯承向聂荣臻汇报了军事学院的各级领导干部配备,以及建立演习营等问题。

在刘伯承的领导下,军事学院的建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高级速成科、上级速成科、基本科和情报科。第一期共有758名学员,并于1951年1月8日正式上课。

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正式成立,毛主席亲笔题词:“努力学习,保卫国防。”朱老总也亲笔题词:“为建设近代化的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授旗阅兵仪式上,刘伯承接受中央军委代表陈毅授予的军旗并致答词。在随后举行的成立庆祝大会上,刘伯承致开幕词,要求全体学员拿出之前战斗敌人的精神,获得学习的胜利成功。

军事学院刚成立的时候,教员是非常匮乏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中央军委的批准,刘伯承积极起用国民党旧军官当军事教员。在最初任教的231名军事教员中,竟然有228名都是国民党旧军官。这些旧军官大多是解放战争时期起义、投诚或者被俘虏的。

想要起用原国民党军官当教员,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旧军官的工作,另一个则是学员们的工作。

面对旧军官,刘伯承诚恳地说:“你们能来教学我们是非常欢迎的,不管是请上梁山,逼上梁山,还是捆上梁山的,之前走错了路不要紧,能改正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学员们,刘伯承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学院里有很多人看不起旧军官出身的教员,但我之前也是旧军官,我也当过四川的军阀,我和朱老总都是半生军阀半生革命。毛主席曾说过,革命是不分早晚的,只要站到革命队伍里的,都是我们的同志。这些旧军官教员是经过我建议,毛主席同意后才来教书的,我们要尊重他们,共同为新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刘伯承很好的化解了旧军官的思想包袱和学员对旧军官的成见,也令学院越来越好。

尽管刘伯承元帅没能出征朝鲜,但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也许我们现在还可以用血肉之躯对抗敌人,但是之后,几十年后,战争的形态还会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