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川区和平桥街道聚焦基层治理重点难点破局纾困,凝聚多元党建合力,探索“联动+联管”服务模式,组建联管联动“伙伴群”,明晰治理职责,激发齐抓共管合力,有效回应居民诉求。

“零”时差接诉,按下耐心服务“快捷键”。“半夜12点,猪肉铺还在卸货,我家就住在楼上,噪音真的让我一连数日都在失眠,请你们一定要帮我们想想办法!”凌晨时分,一通来自濠景仁居的居民投诉电话惊醒了刚刚入睡的濠西路专属网格员。自2023年7月起,濠景仁居1、2号楼临街店面房陆续被租赁,主营肉类加工销售,周边共有4家同类型店铺,每到半夜都会接收大量鲜猪肉进行售卖,由于卸货时间长、分切噪音大,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属地社区网格员通过多日凌晨蹲点核实情况,发现确有噪音扰民现象,便建议店主在箩筐底部增垫棉絮、运输箱安装滑轮、注意卸货方式等降低噪音,尽量提前卸货时间,但最终因市场交易、商家进货、环卫清运等时间冲突,导致沟通协商未果,属地社区立即将此案件提交上报至街道指挥中心。

“零”距离会商,释放暖心服务“源动力”。“收到!中心来联系会上相关部门,力争最短时间给出最优方案。”和平桥街道指挥中心接报后邀请区指挥中心“三民三实”工作站联合作战,借力“民声5来听”“有事好商量”议事会平台,事前通过崇川区城管局、区市监局、公安分局等多部门现场勘察给出化解建议,事中联动公安分局、区市监局、区城管局、区生态环境局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协商议事会、“通通在 双报到”党群议事会,面对面分析,明确改变店铺经营模式的处理方案,联合多部门约谈房东、商户,将批发改为零售,若不能改变的,劝导其变更经营场所,事后协调生态环境部门不定时进行噪音检测、市监和公安等部门依规执法、城管加强长效管理等举措,确保从根本上解决噪音问题,还群众和谐居住环境。

“零”差评处置,争做贴心服务“好管家”。“您好,对猪肉铺噪音扰民案件的处置结果您是否满意?”“满意、满意,非常满意!终于可以睡安稳觉了”……在联管联动“伙伴群”里,市监局核实反馈猪肉店的经营地和注册地不一致且存在改变房屋结构,崇川区生态环境局委托第三方于凌晨时段在濠景仁居不同楼层住户家中进行噪音检测并出具了噪音“超标”的书面《检测报告》,公安部门要对店铺责任人进行约谈,综执局对其进行劝导,明确营业周期,减少深夜操作时间……在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下,2023年底,完成一家变更了经营场所,两家更换了接货点位,2024年元月底,最后一家“陆军猪肉铺”也圆满完成了店铺搬离事宜,化解噪音扰民“大烦恼”。夯实贴心服务的“好管家”基层组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沟通调解后,排解的不仅仅是百姓实际困难,更是攻克社会治理难题。接下来,和平桥街道将锚定高效能治理的目标要求,凝聚最广泛共识,整合环濠河区域联管职能部门资源力量,从居民最直接、最关心的事情出发,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来源:崇川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