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往往食欲不佳,更倾向于煮粥或煲汤来消暑。然而,在此之前,家医君必须提醒大家关注一个常被忽视的细节:

煮粥时,务必谨慎检查所添加食材是否新鲜无变质。或许有人会质疑:谁会把变质的食物煮来吃?变质与否不是显而易见吗?

别说,还真有人因此遭遇不幸,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

浙江曾一对老夫妇,在厨房发现一袋久放的米,虽然有些受潮,但表面并无任何发霉迹象。为了珍惜粮食,他们便用这袋米煮粥食用。

然而,喝下这粥后,两人出现严重上吐下泻症状,甚至虚脱,最终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医生询问情况后,将原因锁定在了那袋受潮、久放的米上。医生表示,谷物杂粮等食材,若保存不当,极易受潮发霉。而食物变质的表现,有些显而易见,有些细微变化却难以察觉。

变质食物中产生的毒素,可能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引发疾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更可怕的是,一些慢性损害还可能导致血液毒性、肝脏损害、皮肤损害以及神经毒性等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在煮粥或煲汤前,一定要仔细检查食材,确保安全无虞。

煮粥时放这4种食物,或危害身体健康

1.霉变的花生

如果花生遇到不适当的保存条件,极易产生霉变。霉变后的花生会含有一种名为黄曲霉毒素的有害成分,这种物质具有高度的致癌性,能严重损害人体的肝脏和肾脏。

所以,在食用长时间存放的花生或其他坚果类食物之前,必须确认其未发生霉变,只要有任何变质的迹象,都应立即丢弃。

2.带斑点的红薯

如若红薯因黑斑病菌侵害而产生斑点,食用之后将会导致胃部不适、恶心、呕吐以及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带酒味的黄花菜

如果黄花菜散发出酒味,晒干后颜色呈现红黑,水发后变得软烂,那么应该立即丢弃,因为这种状态的黄花菜很可能已经发生了霉变。

4.带氨水味的虾皮

虾皮出现氨水味,则表明其已经变质,此时虾皮中会产生强致癌物质——亚硝胺。不慎食用此类变质虾皮,将会增高罹患癌症的风险。所以,一旦察觉虾皮有异味,应立刻予以丢弃。

延伸:长期喝粥到底能不能养胃?

喝粥能养胃的说法流传甚广,尤其在广东地区。生病了、胃口不好,很多人会选择喝一碗粥,甚至很多中老年人每天都要喝粥。但实际上,长时间喝粥并不能起到养胃的作用。

虽然粥是一种半流质食物,不需要过多咀嚼,但它并不能为肠胃提供足够的营养,长期只喝粥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肠胃问题。实际上,人的消化道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器官,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喝粥虽然可以更快被消化,但这并不等于对肠胃更友好。相反,长期只喝粥会导致胃酸减少、小肠黏膜萎缩等问题。

对于肠胃炎等疾病,喝粥也并不能起到保护肠胃的作用。相反,应该尽早恢复适宜的日常饮食,让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