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7年,第四版人民币发行,一元纸币上一名美丽的侗族少女引起了人们注意

少女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发丝,脸蛋是那样清秀俊俏,穿着一身侗族传统民族服装,十分赏心悦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名字叫石奶引,生活在贵州侗族自治州,苦命的日子却并没有登上人民币而发生改变,甚至有人表示:

“人民币上有石奶引,石奶引却没有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使得一元纸币爆火的石奶引,真实生活是何模样?如今多年过去,她又过得怎么样了。

一、远近闻名的“村中一枝花”

1961年,石奶引出生在贵州省侗族自治区庆云乡的一个小乡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那个贫穷的年代,石奶引家中共有6个孩子,上学对石奶引来说是一件无比奢侈的事情。

没有读过书的她,只有在村里进行扫盲活动时,才学了一些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她却像是一朵凌寒盛开的花朵,十分坚韧地面对这贫苦的生活,帮助父母照顾弟妹,分担家里的活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贵州秀丽山水的养育,到了十几岁的石奶引已经初见秀丽的面孔,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挺翘的鼻子,成为乡里乡亲盛赞的“一枝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石奶引的勤劳善良更值得赞叹。

她是那么心灵手巧,小小年纪就能够独立地织布、染布、刺绣,靠着自己一身的本领赚钱。

午后静谧的屋子里,她会坐在房前,让绣花针在手中穿梭,织出一幅幅精美的花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村民欢庆歌节的时候,她会站在山间歌唱,歌声悠扬、婉转动听,让人忍不住侧目欣赏。

那时候,这位一心忙于劳作、以唱歌为乐的少女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会因为一次偶然的缘分发生巨大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惊鸿一瞥的美丽

1977年的一天,16岁的石奶引内心十分激动,因为她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约好了,要去江县洛香镇赶集,这是她们少有可以见识市集繁华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石奶引早早起床,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侗族传统服装,和小伙伴们一路聊天,朝着集市那边去了。

满心的欢喜赶走了路途的疲惫,她们很快到达,看着大街上人来人来、分外热闹,忍不住连连驻足,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石奶引并没有忘记自己此行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购买针线,她来到一个种类齐全的小摊面前,认真地挑选起来。

可就在这时,有个陌生人却突然拉了石奶引一把,心思单纯的石奶引被吓了好大一跳,转过头看见三个满脸笑容的男子,她一时也有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几名男子是何来头?他们叫住这名十几岁少女,又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拉石奶引的这名男子是画家侯一民,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艺术家,还是我国第三套人民的设计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套人民币中,两元纸币上“开机床的工人”,五元纸币上的“炼钢工人”等劳动人民的光辉形象,都是他的作品。

而他此时正在进行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正面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对于两元纸币上的人物画像,侯一民却没了思路,为此,他不惜来到南方少数民族自治州,希望能够找到新的思路。

没想到在这个贵州小镇的市集上,还真让侯一民碰到了合适的人选,那便是石奶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喧闹的大街上,身着侗族传统服装的石奶引缓缓走来,就像是突然降临的神明少女,而她青春洋溢的气质、美丽的面容,更让人感到分外美好。

只一眼,侯一民就认定,这就是他要找的人选,便着急地叫住了石奶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奶引虽然对陌生人的举动感到不解,可看着他们善意的笑容,也不觉得他们有什么坏心思。

侯一民也许是担心双方之间语言不通,便挥手示意石奶引走出人群,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站定,随即拿出了画夹和画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石奶引才明白,原来这个陌生人是想要画下自己,她也没有拒绝,乖巧地站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对方才落笔,并且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此,侯一民终于圆满解决问题,可石奶引并不知道,自己的这张画像会出现在人民币上,她依然继续着自己的平凡生活,直到十年后第四套人民币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多年后,人民币上的侗族少女终于被找到

在这十年间,石奶引的人生一直在滚滚前进。

22岁那年,经村里人介绍,父母双方同意,石奶引嫁给了另一个村子的男青年,名叫石学文,明媚少女的人生也就此昏暗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当时石奶引条件很好,不仅长得漂亮,还有一身本领,附近追求她的男生有不少。

正是青春萌动的年纪,石奶引也有了自己的心上人,可婚姻大事却由不得她做主,只能听从父母之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她想象中浪漫的“行歌坐月”(侗族男女成婚前的情歌对唱环节),没有两心相许的欢喜,石奶引就这样嫁给了没见过一面的石学文。

而来到石学文家里,看到夫家条件后,石奶引更是心灰意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学文家中兄弟姐妹更多,紧巴巴地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她已经可以看见自己未来的生活了,可事已至此,石奶引只能接受。

好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夫妻俩也产生了感情,还生下了一双儿女,石奶引相信,只要两人齐心协力,就能把日子过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奶引已经不复当年青春模样,而年少时的那张画像经过一系列环节,才终于印在人民币上, 来到了全国人民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对一元纸币的两名少女,其中是前面的那位侗族少女,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甚至有人想要一睹芳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由于当时网络并不发达,直到2010年,根据头像的装扮和石奶引本人回应,才确定那就是石奶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媒体记者来到石奶引家中,想要采访她,却发现美人早已迟暮,此时的石奶引脸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眼中满是疲劳,十指乌黑,爬满了老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这才知道,被印在人民币上的石奶引,手中却没有人民币。

石奶引和丈夫在家干农活,早已结婚的儿子儿媳留下孩子外出打工,一家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来说,本来是一直享受低保政策的,可后来村里有孩子要上大学的人家,就把指标给了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奶引对此也是分外理解,因为她深知自己的艰苦日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媒体记者的镜头对准了石奶引,当村子里张贴起石奶引的宣传照片,网络带来的流量也帮助了石奶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府对当地引进种植和养殖项目,邀请果树种植专家凌裕平及其团队进行帮扶,石奶引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石奶引说,知道人民币上的人是自己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要种地,该咋生活还是咋生活。

一次缘分际遇,不过是她平凡人生中的一次小插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都以为那个少女多年后依然会美丽,也会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对石奶引来说,即便年少时有着惊艳他人的容貌 但落后的经济情况、家庭的影响、幼时无法触及的读书机会,根本无法让她过上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石奶引,只是期盼孙子孙女能长大成才,一家人过着幸福平安的日子。

本文信息来源
【1】人民网-——“人民币女孩的现实人生:曾是村花梦想是种好地”.
【2】澎湃新闻——““人民币女孩”的真实人生:曾是村寨一枝花,好好种地带孙儿”.
【3】红星新闻——“人民币女孩的现实人生:曾是村寨一枝花 她说还不是一样要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