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城内,一个名叫程永的牙侩经营着一家客栈。他靠着与商客往来,记账收钱,发了一笔小财。这一天,一个从成都远道而来的幼僧江龙,投宿在程永的店中。

江龙身着袈裟,形单影只,却携带着一袋沉甸甸的银两。这一切,都被程永的贪婪目光尽收眼底。

"施主,您一人远行,还带着这许多银两,可要小心啊。"程永殷勤地说,眼神却紧紧盯着江龙的行囊。

江龙合十感谢,殊不知死神的阴影,已悄然笼罩在他头上。

夜深人静,城内一片寂然。程永蹑手蹑脚地潜入江龙房中,只见这年轻的僧人正在床上安然酣睡,身旁的布袋里,银两折射着冷冷的光。

"和尚,你在人世间行善积德,今日就做个大施主,将银两都布施给我吧!"程永掏出一把尖刀,狞笑着向江龙刺去。

一声惨叫响彻夜空,鲜血溅射四壁。程永将江龙的尸体就地掩埋,洗劫一空后,心满意足地睡去。自此,他凭着这笔不义之财,娶妻生子,在西京城内称得上是一方富绅。

然而,他的独子程惜却是个游手好闲的主儿。整日里不务正业,惹是生非。让程永头疼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日,程惜来到父亲相好严正家中,手里把玩着一把崭新的鼠尾尖刀。严正望着程惜阴沉的脸色,心里隐隐不安。

"我要杀了我父亲。"程惜突然开口,语气冰冷刺骨。严正吓得魂飞魄散,连连摆手:"侄儿,你这是什么话?杀父弑亲,那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啊!"

程惜冷笑一声:"他是个十恶不赦的人,我不过是替天行道。"说罢,抛下一句"叔叔你别管,我自有分寸",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严正心如乱麻,连夜与妻子商议。"这可如何是好?我们虽与程永交好,但这等弑父大罪,我们可担待不起!"

黄氏沉吟片刻,说道:"眼下只有一个法子,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去官府告发程惜,免得事后被牵连。"严正点头称是,立刻连夜去找开封府的包大人告状。

包拯接到状子,顿觉此案非同小可。他沉声问道:"父子俩素无嫌隙,怎会酿成此等悖逆之事?"

程永夫妇跪在堂下,泣不成声。"大人,我家不肖子屡次扬言要杀他爹,小妇人好言相劝,他就是不听。求大人严惩,以儆效尤啊!"

程惜木然地站在一旁,对母亲的指控无动于衷。四邻作证,程惜确有藏刀谋杀亲父之举。包拯命人搜其寝室,果然搜出一把崭新的尖刀。

"你可承认谋杀亲父之罪?"包拯目光如炬。程惜默不作声,只是一味摇头。包拯沉吟半晌,挥挥衣袖,"来人,将程永一家连同邻里证人,统统关押听审。我要细细查个水落石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府衙内,灯火通明。包拯独自坐在书桌前,凝视案卷,眉头紧锁。"父子本该亲如手足,怎会有如此深仇大恨?其中必有蹊跷!"

良久,他合上案卷,心事重重地步入内堂。榻上卧倒,朦胧中竟坠入了一个奇怪的梦境——

但见浓雾缭绕,江面如镜。一叶扁舟缓缓驶来,舟上端坐着一个金衣红袍的神仙模样的人。那人手执玉如意,款步近前,嘴角含笑:"包大人,休要为这父子相残之案愁烦了。这其中另有隐情,要追溯到二十年前啊!"

包拯凛然惊醒,背后已是冷汗淋漓。"二十年前?莫非……"他灵光一闪,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次日清晨,包拯升堂,厉声喝问程永:"你如何发家致富的?可敢与本官说个明白?"

程永战战兢兢跪下,颤声道:"下下下下下下官,靠做些牙侩生意,记账往来,这才积攒了些薄资……"

"账簿拿来!"包拯一拍惊堂木。程家管事的账本很快呈上,包拯仔细翻阅,眉头越皱越紧。忽地,他指着其中一页,声音冷如寒冰:"这个二十年前来投宿的江姓僧人,可有下落?"

程永脸色煞白,瘫倒在地。包拯冷哼一声,挥手让衙役将其带下,又吩咐:"速去程家客栈,挖开二十年前那僧人歇宿的床榻,看看地下可有何物。"

不出半个时辰,衙役回禀:"回大人,床下挖出一具尸骸,虽已朽烂,但依稀可辨是个和尚打扮。"

包拯点了点头,阴沉着脸,对程永说:"你还有何话可说?"

程永扑通跪倒,再也无法抵赖:"冤枉啊大人!小人确实杀了那和尚,夺了他的财物。求大人网开一面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堂上,程惜仍是一言不发,对父亲的罪行也无动于衷。包拯叹了口气,柔声问他:"令尊如此作恶,你身为人子,难道就不恨他吗?"

程惜终于开口:"他罪无可恕,死不足惜。可是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即便我恨他入骨,也没资格去做那执法的人啊。"

包拯恍然大悟,心中升起一个大胆的猜测。他沉吟片刻,对程惜说:"你若愿弃恶从善,另谋出路,本官可助你一臂之力。"

程惜抬起头,泪光闪烁:"若大人能助我脱离苦海,小人愿此生皈依佛门,为那无辜僧人诵经超度。"

包拯会心一笑,当即裁定没收程永的赃款恶产,资助程惜出家为僧,以洗清身上的杀孽。

在包拯的审讯下,案情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二十年前,程永杀害无辜僧人江龙,骨肉未寒即将其掩埋,洗劫了大量钱财,靠着这笔血汗钱发家致富。

而那被杀的江龙和尚,想必是怨愤难平,才会转世投胎为程永之子,从小心怀仇恨,誓要手刃仇人为自己报仇雪恨。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恶人纵横一时,终难逃恶报!"包拯当堂宣判,将程永发配充军,终身苦役赎罪。而程惜则收归佛门,从此诵经念佛,忏悔自己与父亲的孽障。

看着程惜在一群僧人的簇拥下离去的背影,包拯轻叹一声:"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但愿这小子从今以后,能洗心革面,莫再重蹈覆辙啊。"

次日,长安街头,百姓无不交口称颂,赞包拯断案如神,又惩奸除恶,又劝人向善,真乃当世包青天也!

而在高高的山崖之上,一座古刹里,一个身着僧袍的年轻人正跪在佛像前,诚心诵经。他的眼角,缓缓流下两行清泪。那泪水中,饱含着悔恨,感恩,与无尽的祈祷:但愿今世今生,再不会有杀父弑母的恶子;但愿因果轮回,皆得善终。

一切,终在这佛号声中,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