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这一自然界赐予的瑰宝,不仅是绿色清洁的能源之源,更承载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四川,这片天府之国,早已成为中国水电的璀璨明珠。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四川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已高达8947.0万千瓦,发电量跃居全国之首,达到惊人的3531.4亿千瓦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遥想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四川的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还仅仅停留在177.08万千瓦的起步阶段。然而,短短四十四载光阴,这一数字便翻腾跃升,膨胀了约五十倍,令人叹为观止。那么,四川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蜕变为我国水力发电的领头羊的呢?

四川水电的传奇故事,可追溯至泸州那片古老的土地。1921年,一位名叫税西恒的泸州人,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怀揣着满腔报国热情,回到了他的故乡。他受聘为川南道尹公署建设科长,与留学日本、专攻电机专业的表兄彭玉富携手,共同绘制了济和水力发电厂的宏伟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年代,修建水电站可谓困难重重。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水泥、钢筋等建材更是匮乏。然而,税西恒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突破重重阻力。他巧妙地用糯米浆拌石灰砌条石,替代稀缺的钢筋混凝土,建成了一条支墩拱式拦水坝。电站的水坎、厂房和主机基础,都是用条石精心砌成的,见证了那段艰难而光辉的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水电事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1949年至1981年间,映秀湾、渔子溪、乐山龚嘴等一座座水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1981年,四川全省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208.30万千瓦,年发电量76.61亿千瓦时,与解放前相比,装机容量翻了1157倍,发电量翻了403倍,这一成就堪称水电史上的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后,四川水电事业更是迈上了新的台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电基地相继修建或规划建设,其中金沙江水电基地更是堪称世界级巨型梯级水电站群。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巨型水电站如四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金沙江上,由三峡集团公司负责开发和管理。这四座水电站规划的总装机容量高达4296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达到惊人的1843亿千瓦时,规模之大,足以媲美两个三峡电站。

时光荏苒,四川水力发电事业正不断迈向新的高峰。未来,四川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光伏、风电发电装机容量各1000万千瓦以上,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回首百年历程,四川水电事业历经艰辛与坎坷,如今终于蔚为大观,成为国家能源版图上的重要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四川水力发电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让我们共同期待四川水电事业的未来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