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化”提“三度”推动普法工作落地见效

近日,银川中院获评全区“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自2021年以来,银川中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三化”让普法治理工作更有力度、更有深度、更有热度。

01

以一体化的机制解决“怎么普”的问题,让普法更有力度

坚持以真抓实干、落地见效为自我要求,深入总结“七五”普法经验成果,全面落实“八五”普法工作要求。

健全机制保障。

制定《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八五”普法规划(2021-2025)实施方案》,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完善科学统筹、整体联动、人才支撑、资金保障的工作机制。以清单式普法为目标和方法,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实现普法教育常态化。

夯实思想基础。

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长期学习内容,以“学习强国”、“法官讲坛”、“贺兰雪”大讲堂、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为载体,开展专题学法30余次、学习研讨等70余次,努力营造学法用法普法的浓厚氛围。

凝聚司法共识。

邀请代表委员300余人次观摩庭审、见证执行,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小学生等1200余人次旁听庭审,进一步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直播执行专项活动,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以精准化的内容解决“普什么”的问题,让普法更有深度

聚焦群众身边事、生活事、日常事,精准设计普法内容,实现普法“供需平衡”。

做到“重点突出”普法。

组织新入额法官、新任职人员开展宪法宣誓活动,履行宪法使命,推动宪法实施。围绕“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建设,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普法活动。常态化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编写家事审判、营商环境、多元解纷等典型案例83件。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相关法律,编印反有组织犯罪、防范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等宣传手册5000册,组织专题宣传680余场次,发布微视频53个、宣传信息450篇。

做到“个性定制”普法。

在民商事、行政、执行过程中引导企业守法合规经营,加强高质量发展普法产品供给。编印《票据案件总结及典型案例汇编》,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普法,源头共解发展难题。邀请机关党员干部旁听贪污贿赂、渎职犯罪庭审,把庭审现场变成“法治课堂”。邀请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旁听行政案件庭审,助力依法行政。开展“送法进校园”、“法院开放日”等活动24场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法治保障。

做到“结合需求”普法。

开展“法律八进”“法官六进”等活动,把普法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为居民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住房、医疗、食品安全等法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开展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提高公众对黄河湿地、知识产权保护关注度。发布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和劳动争议白皮书,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在社会治理中的规范、评价、教育和引导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以鲜活化的方式解决“如何普”的问题,让普法更有热度

坚持内容为王和渠道制胜相结合,以先进融媒技术助力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做优数字赋能司法宣传新实践。

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将全媒体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司法宣传工作的“最大增量”。将唱响“主旋律”与把握时度效相结合,在各个宣传节点和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多形式宣传,发布宣传信息4617条,阅读量1800余万次,微信公众号获全国法院网络宣传优秀策划荣誉。

注重选题策划,在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群星闪耀的银法人”“法边余墨 案后余思”等专栏受到一致好评,《一“典”就亮》、《你的路,有它守护》宣传作品被司法部、最高院公众号转发采用。H5、长图、动漫、短视频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作品,让普法氛围不仅“活起来”更加“火起来”。

树立“大宣传”思维,在互动中形成“热循环”。与宁夏法治报、银川电视台等媒体合作“银川法院”专栏、联合拍摄系列普法情景剧,形成互动放大效应。微电影《泥潭》获全国法院第七届微电影微视频金法槌奖十佳微电影。

被评为全区“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既是对我们以往成绩的肯定,更是激励和鞭策。银川中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深入总结普法经验成效,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实效性,奋力答好“八五”普法答卷,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文源 | 研究室

审核 | 高卫国

编辑 | 慕雨芙

责编 | 马海婷 李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