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打球的一个球友,在球场上没见到他的人,于是就给他发了一个短信,让他赶紧来球场,他来了一句,我已经回老家了,家乡要举办龙舟赛,说是让年轻小伙过去,我就纳闷了,前不久,你不是在划龙舟吗?怎么这次又来了,他告诉我们,上次是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次是五月十五大端午,这是两个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这才恍然大悟,事实上,过大端午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只不过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不知道这个节日而已,再加之也没有假期,人们宣传的也比较少了,慢慢的就被人遗忘了,不过在农村当中,这个节日还是比较流行的,也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的热闹。

五月,一直都是讲究比较多的一个月份,民间人们把这天称之为“毒月”,而五月初五,就是毒月毒日,另外大端午,则是五月当中第二个毒月毒日,在这样的日子当中,也是阴阳转换的一个关键时刻,所以老一辈人,也会根据这天的天气具体情况,来预测后续的一个丰收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话就有 “一年旱涝看五月,初一不下看十五”,明日五月十五,今年会涝吗?五月当中,有芒种,还有夏至这两个节气,而一直以来,民间就有“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五月是旱天”的一个说法。

我们回过头,看看今年的日历,你会惊奇的发现,五月十五是大端午,而五月十六就是夏至节,它们是相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这两天没有出现下雨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旱情的出现,反之出现连续的降雨,我们就要警惕,涝灾的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旱涝看五月,初一不下看十五”,今年是旱还是涝?

从这句农谚当中,可以知道,五月是一年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月份,它最容易出现旱情,也容易出现涝灾,首先我们可以看五月初一,今年芒种的时间是四月廿九,也就是四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如果没有下雨的话,那么就代表着后续可能出现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从前些日子河南多地出现干旱,就已经证明 了这件事,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那么,到了十五的时候,如果再不下雨,就会出现大旱,刚好十六就是夏至节。

试想一下,在农历的五月份,五月的开始,五月的中旬,都没有出现下雨,那么自然后续出现干旱的天气就会比较大,而且夏至之后,紧接着就是三伏天,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个时间段,那么造成大旱的可能性也就会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之,在芒种夏至这前后,出现下雨,那么所以自然的一个规律,比如说夏至前后,在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入梅了,入梅之后,没有雨水,那就是空梅。所谓的“空梅”指不出现梅雨,或者只有很少几天降水,降水量也寥寥无几。

此时,温度比较高,降雨又比较少,那么显然就容易出现伏旱天气,看到这里也就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日是五月十五,也就是夏至前,出现降雨的话,比较符合自然的规律,如果长时间没有降雨,反而容易出现伏旱的天气,此时温度会进一步升高,如果是这几天连续不间断的下雨,我们就要提防是否会出现内涝,因此一年的旱涝,就要看五月十五前后这几天的天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