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RI的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1月,全球核弹头总数约为12121枚,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91枚,乍一看似乎让人感到一丝欣慰。

但仔细研读报告就会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

虽然全球核弹头存量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这主要是由于冷战时期一些技术落后、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战争需求的老旧核弹头被陆续拆除所致。

与之相对的是,那些实际可用、随时能够投入战场的现代化核弹头数量却在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已经从2022年的9490枚增加到了2024年的9585枚。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这些可用核弹头中,目前全球约有2100枚处于"高度战备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它们随时都可以在战争中被启用,犹如"核武库里的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安全。

而让人更加忧心的是,处于高度战备状态的核弹头数量还在持续攀升,这反映出部分国家正在加紧推进核军备竞赛,试图以核威慑来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

那么,究竟是谁在囤积这些随时待命的核弹头呢?

毫无悬念,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核武器"仓库"非美国和俄罗斯莫属。
长期以来,美俄两国就一直在全球核力量的对比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两国庞大的核武库是其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IPRI的数据显示,在全球9585枚实际可用的核弹头中,美俄两国就占据了其中的90%,也就是说,全世界每10枚能用的核弹头里面,就有9枚在美国俄罗斯手里。

具体来看,美国目前拥有3708枚核弹头,其中1770枚已经装在了洲际导弹、潜射导弹、战略轰炸机等发射平台上,随时处于可发射的状态,另有1938枚则作为储备力量保管在仓库里,以备在战时被快速调用。

而作为美国在核军备竞赛中的头号对手,俄罗斯在核弹头数量上更是傲视群雄。

数据显示,俄罗斯共拥有4380枚核弹头,其中1710枚已经部署,2670枚则静静地躺在仓库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部分反美势力眼中,只有拥有比美国更多的核弹头,才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掌握更多的战略主动权,而俄罗斯近年来在核军备领域的一系列举措,正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在世界的核力量版图中,美俄无疑是当之无愧的"超级玩家"。

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核弹头里面"会不会藏着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呢?

从美俄近年来在核军备领域你追我赶的态势来看,这两位似乎都在较着劲,生怕自己在核力量的较量中落于人后。

SIPRI的报告指出,美俄两国正持续推进核武库现代化进程,不断研发部署一系列科技感十足的新型核武器,其目的就是要在核博弈中占据优势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美国为例,五角大楼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下一代洲际导弹"哨兵"的研制工作。

这种新型导弹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制导技术和弹头设计,据称其打击精度和毁伤能力较之前型号大幅提升。

美国军方还打算用"哨兵"来替换服役多年的"民兵"III型洲际导弹,可以说是要用新型导弹给对手送去"天降福音"的节奏。

无独有偶,作为美国在核军备竞赛中的头号对手,俄罗斯近年来也加大了新型核武器的投入,备受外界关注的"萨尔马特"超重型洲际导弹就是一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被俄媒称为"撒旦2号"的怪兽级导弹,据称射程可覆盖全球任何目标,携带的多弹头可实现"一箭双雕"甚至"一箭N雕",而其採用了多项反导弹防御技术,号称是专门为克制美国反导系统而设计的。

如此"高大上"的称号和"逆天"的能力,难怪连导弹的名字都让人心生寒意。

不难看出,在美俄两个超级核大国眼里,手里有多少"核大棒"、"核大棒"的威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在全球战略力量对比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尽管美俄都声称发展核武器是出于自身安全需要,但在"核弹头"的背后,却隐藏着两个世界大国争夺世界霸权、主导国际秩序的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战略博弈的角度来看,美俄在核领域的较量可以用"你死我活"来形容。

作为奉行"核威慑"理论的信奉者,美俄都把对方的核力量视为对本国安全的最大威胁。

在他们看来,只有在对彼此保持"相互确保毁灭"的能力,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爆发核战争的风险。

因此,美俄都在极力避免在核博弈中处于下风,力图通过率先发展新型核武器来获得"先发制人"的主动权。

然而,现实情况是,美俄在新型核武器领域的较量非但没能提升各自的安全感,反而加剧了双方的战略猜忌和敌意,令全球核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美国为例,近年来美国军方一方面炒作所谓"俄罗斯核武器威胁论",渲染俄罗斯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框架下发展新型核武器,另一方面却变本加厉地推进自身核力量现代化进程,这种做法无疑引发了俄方的強烈不满和激烈反应。

相比之下,作为世界另一个重要的核大国,中国在核武器问题上展现出了极大的克制和理性。

SIPRI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约500枚核弹头,这个数字与动辄数千枚核弹头的美俄相比,无疑只能算作"弹头界"的小虾米。

诚然,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拥有一定规模的核力量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捍卫主权是必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常说"小富即安",但面对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战略性武器,中国显然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小康核国"。

然而,我们也看到,即便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在过去一年有所增加,达到了500枚,但其中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核弹头数量却仅有24枚。

这意味着,在中国现有的核武库中,随时能够装填发射的核弹头只占总数的4.8%,这个比例远远低于美俄等主要核大国,充分体现出中国在核武器问题上的克制态度。

这种克制源于中国一贯奉行的自卫防御核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美俄将核武器视为维护全球霸权的工具不同,中国发展核力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防止遭受他国的核讹诈和威胁。

正如中国政府在2019年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明确指出的,中国始终把自己的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不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

而中国的克制,却被一些西方媒体曲解为"中国核威胁论"。

一些境外媒体借炒作SIPRI报告渲染"中国正在扩张核武库"的观点,仿佛中国才是全球核安全的最大挑战。

对此,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夸大"中国核威胁"的背后,是美西方为自身核扩张制造借口的手法。

要知道,美国近年来一直在大力发展所谓的"小型化战术核武",目的就是为了能在常规战争冲突中率先使用核武器。

这类武器的当量较小、破坏力有限,但却大大降低了核武器使用的门槛,以期通过"核讹诈"迫使对手就范。

以美国空军装备的B61-12型核重力炸弹为例,这种战术核武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更换核弹头,其当量从0.3千吨到50千吨不等,最小当量仅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2%,因此也被美军称为"更加实用的核武器"。

这种险恶用心,岂是什么"和平之师"能为之辩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美俄中之外,SIPRI报告显示英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等国也都拥有一定规模的核武库。

虽然它们的核弹头数量与美俄相去甚远,但这些国家无疑也是全球核安全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一分子。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老牌核大国还是新兴拥核国家,在处理核武器问题上都应恪守克制原则,切莫陷入"以核制核"的囚徒困境。

当前,世界范围内核军备竞赛有加剧态势,这无疑会进一步升高全球安全风险。

SIPRI主席史密斯警告说,人类或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背景下,各国应共同维护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基石的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推动国际核裁军进程,避免陷入新一轮核军备竞赛的泥潭。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将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同时,我们也呼吁各国摒弃过时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化解分歧,实现共同安全。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不妨以SIPRI报告为镜,正视彼此间的差异,并在互信的基础上管控分歧、加强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