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事博物馆志愿讲解,是我人生下半场最美好的遇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述人:孙岭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志愿者

曾获上历博“馆内外最佳导览奖”,“最受观众欢迎志愿者”称号及2024年度上海市博物馆“荣誉市民”称号。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这里既有高潮时的风起云涌,也有低谷时的艰难险阻。中共中央在上海时期的革命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6月14日,周五上午10点45分,在完成了又一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简称“上历博”)三楼常设展讲解后,志愿讲解员孙岭拿出了即将于7月开展的“光荣之城——上海市革命场馆联盟红色文物史料展”讲解词,开始预习背诵。

她穿着一件醒目的红色T恤,那是志愿者的工作服。脖子上挂着的胸卡绳子上,别了她搜集的各式博物馆徽章。其中一个是上历博开馆纪念徽章。从2018年3月26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当日担任志愿讲解员至今,孙岭已经在这个岗位上迎来第7年。

“从事博物馆志愿讲解,是我人生下半场最美好的遇见。”孙玲说,“作为上海市民,我在上海这座‘光荣之城’服务公众的同时,也收获了极其珍贵的个人成长。不忘初心,双向奔赴,志愿讲解依然会是我未来生活的核心。”

孙岭在讲解中。李君娜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岭在讲解中。李君娜摄

开馆讲解现场,遇到上海解放的亲历者

2017年,全职妈妈孙岭在志愿者网站上看到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很快寄出了申请表。“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自己和社会多建立一些联系。”

她用“忐忑”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虽然我平时爱逛博物馆,看展也一定会听讲解,对志愿服务却是一无所知。”

幸运的是,孙岭很快接到了面试通知。“上历博为我们提供了非常系统的培训,有专家讲座、策展人导览、讲解示范,还开出了阅读清单。”

作为一个志愿“小白”,她满心欢喜地全力以赴。为了对展品和讲解词有更立体的认知,孙岭和“志友”们一起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探索历史留痕。三个月后,孙岭通过了严格的讲解考核。

2018年3月26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当日,孙岭成为上历博第一批志愿讲解员。那天的讲解,她记忆犹新。“当我讲到,1949年5月27日清晨,进入上海的解放军战士不扰民,夜晚他们抱枪在马路上露宿。现场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听到我的讲解后说,当年她在淮海路上亲眼见到了这一场景。”孙岭回忆,“我当时非常感动。作为一个讲解员,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来自教科书和讲解词,没想到能遇到历史的亲历者。”

观众眼里,没有“志愿讲解员”与“专业讲解员”的区别

上历博展厅大楼里的每一样展品,对孙岭来说,都是“如数家珍”。在讲解现场,观众的互动也总能给孙岭的讲解词补充新鲜、生动的素材。

“我讲到上海人徐光启,这位著名的‘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当年,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地区闹灾荒,是他力排众议仔细研究番薯生长情况,并写成《甘薯疏》成为番薯种植的教科书,也因此间接助推我国人口在清朝突破了1亿大关。”孙岭说。有一次,她讲解到这处时,观众中有一位来自光启小学的老师,说光启小学每年还会组织学生种番薯来纪念徐光启。“自此,我的讲解词就增加了这个细节。原来,我们以为的历史并没有完全成为过去,而是和上海的今天依然有着直接的链接。”

有时,观众还会给孙岭纠错。有一回讲解“古代上海”,一对老夫妇全程听得很认真。当孙岭说到松江衣被(bei)天下时,老先生马上指出了应该念衣被(pi)天下。

“错了就应该改正。在观众眼里,没有‘志愿讲解员’与‘专业讲解员’的区别。当我开始讲解的那一刻,我在观众眼里,代表的就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孙岭说。

每一次讲解,孙岭身边的听众总是越聚越多。她的讲解风格亲切、专业,很受观展人士的欢迎。而即将展出的“光荣之城——上海市革命场馆联盟红色文物史料展”,光讲解词就超过一万字,里面涉及的史料数据全是“干货”,需要孙岭仔细识记。

孙岭近影 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岭近影 受访者提供

走出展厅,到街区和社区讲解红色文化

作为上海最早推出Citywalk的专业博物馆机构,上历博为志愿者提供的讲解平台不局限于博物馆展厅,它的志愿服务延伸到了展厅外。

孙岭和她的志愿者同仁们,在以人民广场为原点的两公里范围内,用建筑可阅读的方式来讲述上海的“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

“一位小时候住在南京路后来移民到新加坡的老上海,听了一回后又把弟弟叫来重新听了一遍。还有不少参加活动的老上海会感叹:‘我们在这儿生活了三四十年,却是第一次这么深入地了解这片区域的前世今生’。”来自观众的类似反馈,也是让孙岭对志愿服务乐此不疲的巨大动力。孙岭说:“这样的线路至少有7条,作为讲解者的我们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今年在长风新村街道枣阳片区社工的支持下,孙岭又将上历博特展带进了社区。在社区,她宣讲了上历博“梅绽东方”和“经世济民”主题展,获得了片区居民的热烈反响。“主题展往往有很强的时效性,对于行动不便和工作繁忙的居民,我们将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送到家门口,弥补了他们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参观的遗憾。而且在居民家门口所做的分享,往往能激发他们更多的共情和互动,让我深切感受到一个高品质展览的吸引力。”

在上历博,和孙岭一样的志愿讲解员有100多人。她们有一个微信大群,志愿者们经常在里面进行工作接龙。在孙岭的影响下,她的不少老同事、朋友也加入上海各博物馆的志愿者队伍中。她的家人,特别支持她的志愿者工作,两个孩子曾参与类似的志愿活动。

“回望当时申请志愿工作的初心,如今收获的不仅仅是和社会建立更多的联系。”孙岭说,“一次次的讲解,丰富完善了自己的历史认知,尤其是更深入地了解到上海的革命历史,使我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了更真切的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