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洛阳6月20日消息(记者 夏莎)6月17日,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正值插秧季。会盟镇双槐村的水稻田里,两台插秧机的“唰唰”声中,一盘盘秧苗被整齐地插进稻田,田野上铺展出一幅绿色生态画卷。

如今,这里不仅实现了从育苗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还通过科技种植、生物防治保护了一方沃土,让更多市民吃上了记忆中稻香浓郁的黄河大米。会盟镇地处黄河岸边,滩涂和水资源十分丰富。为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该镇实施滩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万亩高产水稻种植基地,优质大米成为高端超市的抢手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岸边插秧忙(央广网发 马绍磊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岸边插秧忙(央广网发 郑占波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岸边插秧忙(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岸边插秧忙(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岸边插秧忙(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岸边插秧忙(央广网发 马绍磊 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