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燕聊城报道

今年以来,聊城市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主攻方向,落实落细小麦增产关键技术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夏收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夏粮再获丰收。6月19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四级调研员王孝龙介绍了全市夏粮生产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措施保障有力。市农业农村局成立11个包县督导组,实地督导夏粮生产和政策落实工作。为保护和提高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全市累计落实省级以上粮食生产各项惠农政策资金8.59亿多元,其中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07多亿元,惠及100多万农户。争取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行动资金1400多万元,补助规模种植主体500多户,示范引领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投入小麦“一喷三防”专项资金3926万元,组织实施“一喷三防”面积1064多万亩次,有效发挥了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的作用。市级财政列支资金1300多万元,专项支持小麦深耕深松和良种推广应用,保障小麦稳产高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推动了小麦增产技术措施落实落地。

田管措施精准有力。去年秋种期间,聊城市大力推广“玉米适期晚收、小麦适期晚播”双晚技术,狠抓机械深耕深松、高质量播种、种子包衣拌种、播前播后镇压等秋种关键技术措施,全市小麦适期播种面积大,播种质量好。今年入春以来,全市迅速启动实施“夺夏粮丰收百日攻坚突破行动”和“万人下乡·稳产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充分发挥“杜站长工作室”平台和“2912316”热线作用,累计培训种植主体10.52万人次,指导农户落实镇压划锄、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控等关键管理措施,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强化小麦条锈病防控,坚决遏制病害蔓延,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夏收组织稳步有序。市农业农村局建立“三夏”农业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全力以赴抓好“三夏”农机生产保障工作。麦收期间,全市设立“接机服务站”29个,开通24小时小麦机收保障热线电话12个,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帮助农机手解决跨区作业中遇到的信息、油料、气象和机械维修等方面的困难,协调提供餐饮、住宿及通行等便利条件。储备农机维修网点217家,并以地图标注等形式进行公示,确保不误农时。落实加油优惠5%的政策,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加油、送油进村下田等优质服务,保障“三夏”农业生产用油。经过积极努力,今年全市累计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1.9万台,麦收整体进度较2023年提早3到5天,夏粮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小麦品质好于常年,夏收工作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