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位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家教你“如何观看艺术”

“艺术家项目”原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办的一档线上栏目,《像艺术家一样观看》即以这档谈话节目的内容为基础,最后结集成册。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邀请了120位来自世界各地区的知名或新兴当代艺术家,让他们各自从博物馆馆藏中挑选一件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品,并对其进行三个层面的解析:为什么这件艺术品会震撼你?创作它的艺术家如何让你印象深刻?它的当代性如何体现?从而让读者理解当代艺术家们是如何以他们的视角来看待艺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选取了书中三位艺术家的访谈,每一篇文章均配有艺术家选择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和自己创作的艺术品的图片,过去的艺术品和当代的艺术品并置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它们如何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01

“作为艺术家,你的创作是向人们展示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芭芭拉·布卢姆

我对“不在场”的各种描绘特别感兴趣。一个人如何描绘根本不在眼前的东西?虽然我不是画家,但威尔汉姆·哈默修伊(Vilhelm Hammershøi)的画作如此神秘,它们深深地吸引了我。他的作品都与他和妻子艾达(Ida)在哥本哈根居住的那套公寓相关。他孜孜不倦,一遍又一遍地围绕它进行创作。当你看到他的画作时,首先想做的不是去思考房间里发生了什么,而是想像观察三维物体一样观察它。

哈默修伊的画作让维米尔(Vermeer)的室内画看起来杂乱无章。这幅画让人感觉疏落有致,但并不简朴。如果你想让整个场景变得简朴,就不会让光线穿过门落到房间里。这幅画的悠长爱意都在漂亮的温柔夜色里。观者非但不会感到匮乏,还会产生愉悦感。这种感觉很难形容。你会觉得空荡荡的,但又不会感到缺东少西;你会觉得有点孤独,可并不因此而忧郁—你觉得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就像哲学上的争论一般。作为艺术家,你会思考哈默修伊究竟打算做什么。这幅画是在描绘某种心境?它透露出平等主义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芭芭拉·布卢姆,《贪婪》,1988 年

哈默修伊让我们平等地关注所见的一切,在月光所到之处,所有的物体都同等重要。月光照在地板上、墙壁上;月光透过房门,落到门把手上。许多文化里都有对死亡的描绘—死亡面具、魔鬼、天使或一道光环—它们代表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实际上,这仅仅是对我们并不知道,但一直存在的某种东西的描绘。你并不理解自己所见的东西—哈默修伊正诱导着你进入这一状态。这可是相当罕见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尔汉姆·哈默修伊,《斯特兰戈德街30号的月光》1900—1906年

看着这幅画,你或陷入沉思,或提出疑问,这些反应都很令人兴奋。沉思也好,疑问也罢,皆有助于对那些不在场的东西进行一种忧郁且神秘的描绘。我不喜欢“鬼里鬼气”这个词,因为这个场景并不可怕,反而非常普通。如果说,作为艺术家,你的创作是向人们展示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那么,这幅画给了世人一份伟大的礼物—离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后,你就不再需要这幅画,因为你将像哈默修伊一样审视这个世界。

02

“欲望与美丽在艺术中非常重要,它们让身体看起来性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杰夫·昆斯

我喜欢古罗马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努力创造可以与自然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的东西。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罗马雕塑馆,我们可以体验到生命和思想传达的永恒感。馆藏的许多雕像是希腊原作的罗马复刻版,你能够感受到,罗马人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就想极力维护希腊原作中蕴含的力量。同时,罗马人也一直渴望创造一种新的形式,一种新的物质成果。

通过这些感觉,你会产生很多想法,由此便可以从人体生物学转向纯思想的抽象化。血肉之躯的运动、眼睛的某个细节、一个脚趾的长度、一只乳房的形状或发丝飘动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艺术家的意图。从一座雕像到另一座雕像,这些不同的特征会告诉你他们是谁—是大力神?还是美神?所有信息都包含在这些艺术品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女神大理石群雕,公元2世纪

罗马雕像中的那些细节常常令人耳目一新。人体是有关生命和繁育的对话工具。欲望与美丽在艺术中非常重要,它们让身体看起来性感。然而,当我看到希腊三女神雕像时,我却认为它不见得与欲望或支配有关,也许因为这是三位女神的群雕。这件作品与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更加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杰夫·昆斯,《凝视球》(《法尔内塞的大力神》),2013年

对我来说,罗马雕像代表了我们需要的最关键的信息,即作为人类应该如何最圆满地度过一生。它们的尺寸比真人的尺寸更大一些。艺术家塑造的众神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当你看着大力神雕像的时候,你能在自己体内感受到作为大力神的感觉。作为个人和集体,我们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一切,我很喜欢这种动力和幻想。它很激励人,而且扩大了我们人生的维度。我希望我的生活可以像他们理解的那样广博。

03

“我喜欢人们日常生活中不曾注意的那些风景,而这些风景里处处有人类活动和生活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冰

我画过许多风景,因为我真的不喜欢画人物。画人物是很具体的一件事。我喜欢人们日常生活中不曾注意的那些风景,而这些风景里处处有人类活动和生活的痕迹。大多数城市居民看到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这样的画作时,他们的想法可能是这样—哦,这就是农民的生活。而我却会回到描绘的场景—那是我在乡下三年亲历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弗朗索瓦·米勒的《干草垛:秋天》

我是在中国接受的艺术教育。我们培训的一部分便是去中国的农村和工厂,与农民和工人一起体验他们的生活,并从这种经历中获得创作灵感。我发现米勒的画作令人赞叹的一点是,他会平等地描绘人类、动物世界、干草垛和农舍。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对农民的热情和尊重,而这种热情和尊重实际上是对大自然的热情和尊重。这源于米勒对生活真正的理解。

大概就像你被丢进了这个戏剧性的、充满感情的场景一样,你会感到这些即将发生的自然变化。在秋天,你必须在预计的降雨到来之前完成所有的收割工作。你看看这些乌云,而且,如果你了解农场和农民的生活节奏,就能体会到他们的焦虑。在这种非常纯净的暖调光线下,背景中的农舍清晰可见。这真是一种对农场生活的温暖及农民生活的艰难的有趣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冰,《天书》,约1987—1991年

在过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往往被忽略,起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艺术大部分时候仅仅是人与神之间,或贵族之间、权力之间、政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与许多将农民或单纯的人物形象作为主题的艺术家和画家不同,米勒笔下的农民是我知道的与大自然有真正联系的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没法去第五大道,那么,透过艺术家的眼睛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收藏是最棒的第二选择。 ”

——《纽约客》

“这本书会给人一种感觉,仿佛自己与约翰·巴尔代萨里、罗兹·查斯特、南·戈丁一起被幸福地困在博物馆大厅一样。”

——《纽约时报》线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