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昔日林间“百草之王”,撑起支柱产业,铺就群众致富路。

全州现有人参加工企业300余家,人参产品300余种,销售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发达地区以及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国唯一“国际人参品牌中心”正式落户延吉空港经济区。全州被授权使用“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人参产品由80个增至104个;

仅2023年,全州人参种植业产值10.5亿元,加工业产值68.1亿元,三产产值37亿元,总产值达115.6亿元,同比增长13%,为延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延边州积极发展人参产业,稳住一产“基本盘”,形成二产“新支点”,打造三产“新引擎”,构建起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优质的种源才能种出“地道”的好人参,为此,延边州始终坚持人参种植和种源保护齐头并进,稳住一产“基本盘”。截至2023年底,全州林下参扩建2175亩,林下参留存面积达7629公顷,非林地人参留存面积4.7万亩,收获鲜参2227万斤。全州长白山人参原材料基地从54个增至60个,非林地栽参标准化基地已达22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跃的经营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延边州人参经营主体数量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形成二产“新支点”。截至2023年底,全州人参相关主体发展到2500余户,同比增长8%;人参生产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2500吨。

随着流通体系的日趋完善,延边州的人参产业链条也不断延长。2023年9月3日,延边鹏程人参交易市场正式营业,延边檀君、吉林敖东等10余家企业已进驻市场。总投资8亿元的长白山道地药材深加工及中药材交易中心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东北乃至全国最大的北药交易中心。通过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东北亚博览会、农博会等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以及成功举办首届延边“人参美食大赛”和“参王”评选活动,有效拓宽了人参产品的推介和销售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边州坚持种植规范化、加工精细化、质量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全力拓展人参产业新动能,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种植业智能化发展。延边州实施人参种业振兴和品质提升工程,引进“物联网+种植”技术模式,加强人参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和培训,通过布置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为参户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建议,延长人参采收期,提高多年生优质人参做货率。

提升新品种科技选育力度。从长白山人参种质资源库中筛选出适合延边地区生产、抗逆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丰富种源,全面提高种植业发展的内生科技动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目前,成功通过审定“延参1号”“延丰1号”新品种,填补了延边州人参品种空白。

加大精深加工科技投入。围绕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生物制品五大领域,构建人参全产业链产业集群。组织延边檀君、敖东健康科技、珲春华瑞、图们江制药等人参重点企业做好保健食品原料备案,加速新产品科技研发,扩大精深加工应用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谋划成立延边人参科学研究院,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人参科技产业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全州人参生产技术推广体系,推广普及种植标准和先进技术,提高延边人参种植业科技含量。全州共承担国家级、省级、州级人参产业科技类项目80余个,累计组织起草、制修订人参领域国家标准28项,基本形成人参产品重点领域标准全覆盖。

规范人参种植,保护种质资源;培育经营主体,推动多元开发;完善流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如今,延边人参产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林下经济让农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图片来源:延边广电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一审:佟焱

二审:李雪梅

三审:孙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