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食人菌”一词

频频登上热搜

引起广泛关注

该病的致死率高达30%,

专家提醒,

链球菌主要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

赴日旅游游客需要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人菌”在日本疯传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6月1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日本今年报告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俗称“食人菌”感染症)病例数累计破千,达1019例,创历史纪录。

今年以来,“食人菌”在日本扩散速度明显快于往年,不到半年,该国报告的病例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病例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名字吓人的感染症究竟是什么?

如何预防“食人菌”感染症?

一起了解!

致死率高达30%!

“食人菌”感染症是什么?

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介绍,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是一种突然发病的、由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败血性休克。

该病致死率超过30%,常伴有手脚坏死症状,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发展为休克和多脏器衰竭只需要24至48小时,因此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

实际上,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细菌,每年冬春季在儿童中流行的链球菌性咽炎,以及夏秋季儿童易感染的传染性脓疱病和猩红热都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是链球菌所致侵袭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类型。

链球菌图像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链球菌图像示意图

那么常见的致病菌为何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呢?一般认为宿主对于链球菌产生的肠毒素的免疫过激反应是“食人菌”感染症高致死率的原因之一。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食人菌’是一个革兰氏阳性的球菌,可能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一旦进入人体,进展会非常迅速,可以导致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目前来看,有一定风险传染到国内。”6月17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贵告诉记者,准备赴日旅游的人群要注意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建议有危险因素的人近期不必要最好不要去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侵袭性感染,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和剧烈,其临床特征为快速进行性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

易感人群有哪些?

传染源:感染A组链球菌的患者、隐性感染者、恢复期带菌者是A组链球菌感染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人类是A组链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A组链球菌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感染者或其破损的皮肤传播,还可通过受污染的食物等传播。

易感人群:A组链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有基础疾病者、儿童、老年人、孕产妇。既往有基础疾病和/或合并感染者,如流感、营养不良、糖尿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者更易感染。

早期症状像感冒

出现哪些情况需就医?

“食人菌”感染症病情发展非常快,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但是感染的初期症状易被误认为感冒。

早期表现:通常表现为发热、畏寒、腹泻、头痛、喉咙痛、肌痛、意识混乱和嗜睡等一般症状。

中晚期表现:在早期症状基础上,病情迅速进展,出现呼吸、心率增快,典型休克和多器官衰竭,严重病例即使给予治疗,仍会在24~48小时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提醒,要关注有无手脚疼痛和肿胀,如果出现高烧谵妄或者伤口红肿快速扩散,应立即前往医院。

如何预防?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和准备食物或进食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注意呼吸卫生

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袖遮掩口鼻。进入人多密集的场所、封闭或空气流通不好的空间时,注意佩戴口罩。

3.关注家庭生活卫生

家庭成员之间应避免共用毛巾、床上用品以及可能与唾液有关的物品,如水杯、碗碟、筷子等。

4.保持环境卫生

做好常见接触区域的清洁和卫生,注重对公用设备定期清洁消毒(尤其医院内)。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新闻社、央视网财经、广州日报、看看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