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护民生体现在哪儿?在福州市鼓楼区,“检察+”机制搭建起了检护民生保障机制。群众用他们的亲身体会这样回答——“劳动权益更有保障了”“购买农产品更加安心了”“保护预防更显智能了”……

“检察+”解纷维权提升劳动保障

“拿到工伤赔偿,后续治疗更有着落了,感谢检察官。”近日,在案件回访时,福州的陆女士说道。

去年5月,陆女士在工地劳动时被砸伤脚趾,经鉴定为伤残十级,然而相关的赔偿却迟迟没有到位。她虽然多次与所在建筑公司协商,但未能达成协议。今年2月,陆女士向福州市鼓楼区的劳动主管部门投诉。“根据我院与行政机关会签的‘支持起诉+多元纠纷’协作机制,相关案件信息同步移送到了检察机关。”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表示。经核算,该建筑公司应当支付各类赔偿费用合计15.2万元,然而公司屡屡以业绩不好为由拖延。

“调查之后我们发现,该建筑公司这几年都为盈利的状态,完全有能力支付赔偿款。”检察官说。通过协助取证,陆女士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同时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发出支持仲裁意见书,支持了陆女士的相关赔偿诉求。检察官还积极参加后续调解。最终,陆女士拿到了全部赔偿金。

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建立“检察+”解纷维权机制,与法院、司法局、人社局等部门会签协作机制,进一步畅通部门间线索移送和沟通联络,并运用支持起诉、支持仲裁方法参与劳动纠纷调解,2023年以来帮助劳动者获得工资福利等款项三十余万元。此外,该院还联合区总工会建立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运用“调解+监督”等方法开展调解16次,实现劳动者权益保障效果最大化。

“检察+”社会治理回应民生关切

生鲜商品店内的食用农产品琳琅满目,不少还是从世界各地“远渡重洋”而来,但是它们的来源地和流通过程是否安全,事关群众健康。今年1月,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通过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机制收到案件线索,反映辖区部分生鲜商品店铺存在进口产品无中文标签,进货渠道记录缺失,产地信息不明等问题,造成较大食品安全隐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对此,该院立即对辖区主要的生鲜商品店铺进行走访调查核实,并结合问题,向行政主管部门发出磋商意见书,要求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健全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完善标识标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14家生鲜店铺出具《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1400批次,相关问题已全部整改落实。

不断拓宽公益、行政监督路径,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丰富“检察+”社会治理机制,制定《关于建立新时代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机制的工作意见》,实现“行政执法+行政检察”联动互促,通过与行政主管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实时通报案件线索,联合开展走访调查,评估监督治理效果等举措,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规范行政执法前沿。该院还在刑事案件办理中推动治罪向治理延伸。针对超市小额盗窃案件频发问题,该院结合自行研发的轻罪治理数字应用平台分析研判,筛选出“超市盗”案件高发区域,总结成因特点,并与所在街镇建立协作机制,通过制发风险警示、完善监管流程等方法,做实源头治理,实现相关盗窃案件发案数显著下降。

“检察+”数字赋能提升监督质效

“‘春蕾卫士’系统为我们家庭教育帮了大忙。”未成年人萧某的妈妈对检察官说。

2023年12月,萧某伙同他人在福州市鼓楼区某店铺盗走名酒两箱,经鉴定价格为两万五千余元。案发后,萧某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退回赃物取得被害人谅解。

在办案中,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检察官联合社工走访萧某家庭,发现其亲子关系淡漠,管教不严,导致萧某荒废学业,喜欢出入娱乐场所。对此,检察官要求萧某在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内携带该院“春蕾卫士”系统适配的电子学生证。通过其搭载的音频普法、AI心理咨询及娱乐场所电子围栏提醒等模块,检察官和心理咨询师及时掌握萧某的状况,精准调整帮教方向,改进了萧某的消费习惯以及其家庭的管教方式。最终,萧某顺利通过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并回到校园继续学习。结合“春蕾卫士”系统中发现的辖区部分娱乐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的情形,该院还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

以数字检察思维提升“检护民生”工作质效。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创新“检察+”数字赋能机制,研发全国首个未成年人身心安全守护“110”平台暨“春蕾卫士”系统,通过搭建预警平台,实现对未成年人报警求助的智能分析、异常预警、介入问询及督促履职,并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获选参展推广。该院还与区行政服务中心等联合设立“大数据+检护民生”检察联络点,持续推动涉民生保障信息共享研判确保检察履职走在前。(许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