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张謇是一个风云人物,他熟读儒家经典,于光绪二十年考中状元。本想步入仕途的张謇痛恨清廷腐败,遂弃官从商,这对于当时的读书人而言,是一个破天荒的行为。

1912年,张謇率先在南通创办了纺织学校,开创了中国高等纺织教育的先河。他以“实业救国”为宗旨,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很少人知道的是,张謇还和袁世凯有过深交。两人结识于登州庆军军营,分属师生关系。张謇曾举荐袁世凯,也曾赌气割袍断义。甲午战争期间,张謇看到了袁世凯的军事技能,又和其复交。

清末时期,两人在立宪运动中通力合作,建立了政治同盟,促成了清廷预备立宪。然而,当张謇发现袁世凯想复辟帝制后,断然弃袁而去,一心从事实业。

张謇毕生的志向,就是想通过实业的方式,让国家摆脱贫困,走向富强。在他死后,张謇的孙子张绪武继承了接力棒,促进了两岸之间的经济交流。

1928年,张绪武生于江苏南通,系张謇儿子张孝若的次子。出生于张家,张绪武从小就赢在了起跑线,吃喝不愁的他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尽管物质上很丰裕,可情感上,张绪武却差强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张绪武出生的两年之前,祖父张謇就溘然长逝。父亲张孝若长得眉清目秀、额挺圆润,是标准的民国美男子。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张孝若便回到家乡,帮助祖父料理企业。

可当张绪武7岁时,意外发生了。37岁的父亲被张家仆人枪杀于上海百乐门舞场门口,凶手也当场自杀,成为轰动上海的特大新闻。

上海的巡捕房来到张家进行调查,张绪武的母亲只回了一句“不必深究”,就打发了事。一年之后,张家旗下的大达轮船公司被“黑帮教父”杜月笙吞并,凶手的子女及遗孀也深受杜月笙的照顾。

显而易见,幕后真凶不言自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去父亲后,张绪武一门心思扑到学业上,顺利考入了私立南通大学纺织科学习纺织技术。建国后的第一年,张绪武从学校毕业,被当作工业人才,派到黑龙江佳木斯市纺织厂当了一名技术工程师。

这一待就是将近20年。

特殊时期,南通的造反派刨开张謇的坟墓,发现陪葬的物品竟然没有一粒金银,只有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即便这样,张绪武也没有返回家乡,一方面是为了自保,一方面也是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

1980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然吹响,张绪武嗅到了时代的气息,返回了南通出任副市长。55岁时,张绪武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出任江苏省副省长,60岁时,又兼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促进江苏及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张绪武组建了大陆民营经济交流访问团,来到了台湾进行考察活动。

他们一行二十人,应台湾贤志文教基金会的邀请,先后拜访了工总、商总、台北市商业会。也见到了高清愿、许胜发等知名人士。在访问座谈中,张绪武和访问团成员提出,在目前政治还处于僵局的情况下,不要因政治因素影响干扰经济活动。

这一主张,得到了台湾企业界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同时,两岸的企业家普遍认为应该尽快“三通”,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两岸商品的竞争力。

这次行程,促进了两岸地区的经济交流,为台商来到大陆开办工厂打好了基础。许多台商都寻求投资机会,利用当时大陆的廉价劳动力,节约成本,以便扩大企业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张绪武重操旧业,在荣毅仁的举荐下,出任中信集团副总经理。可是,张绪武日常工作生活中,性情直率,看不平有些人的做法,挡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财路,仕途上再无寸进。

如今,张绪武也因年龄原因,退出了全国人大,安心在家,享受难得的天伦时光。不过,后人不应该忘记张家为中国的近代化工业做出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