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中国洛阳,原然是这个样子,太熟悉、太亲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中国洛阳,原然是这个样子,太熟悉、太亲切了

80年代的中国,已经四十年过去了。那个时候是什么样子,你内心深处还有印象吗?

如果80年出生,已经45岁了;最小的89年出生,也已经35岁了。光阴易逝,老天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出门骑的是飞鸽和凤凰自行车;穿的衣服是中山装和“的确凉”衬衫;住的是单位分配的老式板楼,连个电梯都没有;只有过节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肉……

80年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生活水平?为了让照片具有全国代表性,以下没有选择上海广州,也没有选择太偏的地方,而是选择了一座标准三线城市——洛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大多数家庭还买不起照相机。别说日本的尼康、佳能、索尼相机,就是国产的海鸥、凤凰相机,也比较贵,人们通常请街头的照相师傅拍照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城市道路,大多是水泥路,那个年代还不流行柏油马路。大街上来往的车辆很少,私家车也没开始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中国,绝大多数人没有“旅游”的观念,全国各大景点游玩的人,也大多都是本地人。要去外地旅行,必须开具介绍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洛阳集市,一位可爱的小朋友,牵着他家的耕牛,准备卖给当地的买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的街头,总是很多古旧的建筑,有很多还是用青砖块建的,看上去非常坚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阳白马寺的一位高僧,看上去一副虔诚、善良、忠厚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去大酒店消费,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人们在街头小吃摊位上,简单吃点东西就很满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无论去农贸市场卖东西还是买东西,都喜欢骑自行车出行。红旗、飞鸽、永久、凤凰,都是大家熟悉的大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阳市八角楼金街,那个年代逛街都是这个样子,给人一种民风淳朴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老奶奶,从来不跳广场舞,穿的衣服也不会花花绿绿的,而是穿这种没有纽扣的传统服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没有商品房,大家都是住在单位分配的房子里。那个年代也没有现代小区,不用交物业费,邻居都是一家厂子里的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洛阳,算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只要到了城市边缘,就有很多低矮的平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后、80后的童年,就像照片中的这副模样,大家还有印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路边的饮食店虽然卫生条件不太好,但是味道真的很正宗,菜油也很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小朋友,从来不玩电子游戏,也不像现在的小孩子天天看手机。几个聚一起下个象棋,就非常开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阳位于中原腹地,和80年代的其他北方人一样,洛阳人也喜欢养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龙门石窟,原来是这个样子,四十年过去,变化大不大呢?

那个纯真的年代,已经过去四十年了!80年代的中国是什么生活水平?看完以上外国游客拍到的18张照片,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