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以强大的营销实力和超前部署,宣布于28日晚上7点正式发布新车小米SU7,然而在关键发布日前夕,各大汽车厂商却鱼贯而出,此举无疑给小米投下重重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8日原本应成为小米汽车的独战之地,没想到各大车企没有给面子,反而纷纷出拳在这天进行发车,完全打乱了小米的计划,小米成了场外饭后话题,而非旗开得胜的主角,可谓懵了。

小米之前以强大的网络营销能力,半年前就开始为SU7的上市造势,精准分析用户需求,采取优惠码、长途测试、内部图片等营销手段,让SU7及时成为热门讨论话题,连车子详细配置及价格都成为网友追查的对象。以往经验来看,网络舆论导向已经完全掌握在小米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8日当天,各车企不遗余力也加入了竞争,完全打乱了小米原有的计划。长安汽车率先在10点发布平价且性价比极高的长安UNI-Z,仅15万左右入门级价格,精准撞击了小米定位的50万内价格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宝骏也在网络上放出宝骏悦Plus的内饰实拍照,宣传其空间及品质优势。此外一些顶级车企如奔驰、宝马等也频频推出新车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原本认为28日是它一个人的独角戏时刻,根本没有考虑其他车企可能的反应。但其竞争者并不会理会小米的安排,各家自顾自发布新车,根本不把小米放在眼里。加上电商业务的背景,小米在实体车企面前缺乏实战经验。

长安UNI-Z一举作出精准回击后,小米的首发日子顿时变得难看,成了他人的陪衬角色,令网友只能在论坛讨论各大车企,小米被人踩在脚下。相对于小米有备无敌的网络宣传,各大实体车企更加重视实锤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安UNI-Z以15万入门级价格正面迎战小米SU7定位的50万以下阶段,击破了小米定价的底限,逼使小米难以以性价比取胜;同时宝骏以实物照片展示产品细节,强调汽车质量与内饰空间,这正是小米现阶段难以控制的实体儿童。

随着更多车企加入战局,小米的网络优势顿时失效,招架不住实际生产能力的考验。28日原本应成为小米势在必得的日子,没想到日子来了,朋友纷纷“请客”出手还击,打破了小米的独家阵脚。这次教训可谓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应及时调整以电商为主的经营模式,重视实体资源整合与产能布局,以实力迎战各大车企,而不是仅靠网络营销就能稳坐龙头,否则席卷全球的美谈可能难以延续。同时也提醒其他新车企,切不可轻视竞争对手,要想维持第一车企地位,就必需在每个细节都下足全力。

28日原本小米一个人的主场,没想到各车企也成了来客,相互“请客”出手对打,完全打乱了小米的计划,真真成了它懵了。这次教训,小米必需更注意汽车实业化建设,补齐网力之外的实力短板,才可能在车界站稳脚跟,继续发展其在互联网及电商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