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0日,《人民公安报》5版“视窗”刊文报道《呵护长江黄河水源涵养地,阿坝州公安“草原警务”做到宣防服务两不误》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初夏时节,黄河沿岸的阿坝、若尔盖、红原、松潘等县的草原绵延舒展,点缀着成群结队的牛羊和星星点点的帐篷,目之所及和谐安宁。

阿坝州公安机关积极主动把警务工作融入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战略布局,创新实施“草原警务”,一体化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在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同时,加大法治宣防和主动服务力度,助推生态环境日益变好,努力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原星”开展法治宣传

“‘草原星’法治宣传服务队的‘年朵巴’(藏语,意为“警察”)快要到了,乡亲们快来我家帐篷听宣讲!”5月27日,白河牧场的牧民多吉仁青在村里的微信群发消息告诉村民。

若尔盖县的面积达1.03万平方公里,农牧民群众居住分散。为了让身处远牧点不懂汉语的牧民群众学法用法,2020年10月,若尔盖县公安局抽调40名懂法律、通藏语的民警,组建“草原星”法治宣传服务队,扛着旗、骑着马,分组轮流深入牧区,结合身边的案事例开展藏语普法讲解,让牧民群众听着故事就能学到法律知识。

“我们白河牧场就在黄河边上,以前不时能看到有人来挖‘黑泥巴’,后来‘草原星’的‘年朵巴’告诉我们,那些‘黑泥巴’叫泥炭,既能净化高原的水质又能保护湿地,不能随意采挖。从那时起,我们看到有人采挖泥炭就会当场阻止和报警,这几年已经没看到有人盗挖泥炭了,我们白河牧场的水草也更茂盛了!”牧民多吉仁青笑着告诉记者。

据了解,“草原星”法治宣传服务队组建以来,深入全县13个(乡)镇的91个社区、村寨,开展法治宣讲活动390余次,覆盖群众4万余人次,全县各类违法犯罪案件数同比下降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骑队”化解矛盾纠纷

在推行“草原警务”过程中,阿坝州黄河沿线的各县公安局结合辖区实际,探索出台了“马背警务”“帐篷警务”等一系列接地气、有效果的警务模式。

阿坝县公安局麦尔玛派出所所长拉得牵头组建了生态巡防铁骑队,队员由“民警+网格员+护林(草)员+党员生态志愿者”组成。生态巡防铁骑队利用摩托车和马匹灵活方便的特点,将巡逻防范的触角延伸到草原、湿地、山沟、河岸,全域开展治安巡逻、法治宣传、生态保护、草原防火和环境整治等工作。此外,铁骑队还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解员、打击犯罪战斗员、信息收集员的职能作用,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全力守护辖区平安。生态巡防铁骑队组建以来,拉得和队员们共开展巡护24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2起,查破偷盗牛马案件6起。

5月29日,拉得带领铁骑队员们刚结束为期4天的草山巡护任务,稍作休整,又跟随牧民们夏季转场。“虫草季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年我们麦尔玛不仅没有发生一起草山药山纠纷,而且也没有出现违规野外用火的情况。这两天牧民们就要开始转场了,中途可能会有野兽袭扰,发生偷牛盗马案件,或者因越界放牧产生矛盾纠纷,我们要跟随保驾护航。”拉得拍拍裤腿上的泥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包客”贴心服务牧民

与阿坝县相邻的红原县邛溪草原深处,有一群身着藏蓝警服、常年背包行走在这片草原上的人,牧区群众亲切称他们为“背包客”。

牧民群众在哪里,“背包警务”就到哪里。红原县公安局以派出所为单位,成立了9支“背包警务小分队”,把证件办理、走访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装进”背包,实现了警务即刻办、纠纷立刻解、困难马上帮,切实打通了服务牧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背包里装着满满的信念和责任”,邛溪派出所所长确尔单说。他的背包一直都是鼓鼓的,里面装着汉藏双语反诈、禁毒宣传单以及帮牧民群众办理的身份证、采买的药品、五金工具等物资。

格木初大叔是确尔单所长的忠实“粉丝”,每次“坝坝会”,都是第一个到场。最近因为腿疼,他在家里等着确尔单上门。确尔单一到,他开心打招呼:“小确,你来了,快快打开你的百宝袋,让我看看都有些什么?”旁边的小孙子大声念道:“小心诈骗,保护‘钱袋子’……”确尔单与爷孙俩兴致勃勃地聊起来。

一批批“背包”民警,用脚步丈量了红原这片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把平安和谐送到千家万户。截至今年5月底,红原县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0%,止付挽损率同比上升40%。

信息来源|人民公安报‍‍‍‍

编辑|雷桐

审核|泽旺世杰

投稿邮箱|3618996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