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6421 字

阅读时间约:9 分钟

本文章节:

01、孩子休学在家后“躺平”,其实是这3个原因导致的

02、父母先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才能积极引导孩子

03、做到这4步,帮助孩子走出“躺平”舒适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01、孩子休学在家后“躺平”,其实是这3个原因导致的

很多青少年患者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后,不得不休学在家。他们很可能会出现“躺平”心理,不想学习,看起来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根本不思考自己的将来。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不敢吼孩子,但也忍不住劝道:“你现在休学在家,大把时间,咋就不能看看书,自学一下呢?你后面还要回去上学的,将来还要考大学的!”

其实父母这些话说得并不算重,客观上也有一定道理,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砰一声把房门关上,甚至跟父母吵起来。父母气得都快犯心脏病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自从孩子生病之后,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付出了非常多。父母对孩子的状态感到焦虑,这可以理解。从积极的角度看,说明父母对孩子仍是有期待的,希望孩子康复之后完成学业,将来能在社会上独立。

可是,从孩子内心的角度来说,他们其实不是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不是不想学习,而是主要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他们真的学不进去,学得很痛苦,于是本能般地趋利避害;

第二,他们很绝望,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前途可言了,那学习还有啥意义?

希望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理解他们为什么“躺平”,找到深层次的原因并逐个解决,孩子才能真正地恢复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否则,不管父母再怎么劝,孩子都难以听进去,甚至会恶化亲子关系,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加重病情。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患者出现“躺平”心理的主要原因有3个,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个原因,孩子受到病情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学习障碍。有的孩子甚至在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之前,就出现了学习障碍的表现,并且在患病之后明显加重。

这里说的“学习障碍”与精神科诊断里的“特定学习障碍”有很大区别。

精神科里所说的“特定学习障碍”属于儿童神经发育性障碍的一种,通常在学龄前就出现了,而且不是心理社会因素中的负性事件导致的。当然,“特定型学习障碍”的原因其实也不是国内外精神科大夫认为的大脑神经发育问题,而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而这里所说的学习障碍,是指孩子在后天学习的过程中,因为遭受了跟学习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所以出现了无法正常学习的不适应行为。它与智力无关,主要原因是心理社会因素。

有严重学习障碍的孩子一学习就感到厌烦、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即使反复看了很多次也记不住知识点。有些更严重的孩子,甚至会产生恐惧情绪,脸色煞白、心跳加速。这是他们无法自控的。

所以,希望父母们对此要有理性认知,此时孩子不学习,不是态度不积极,而是他们真的暂时不具备正常学习的能力。

只要是与学习相关的事情,都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山大。他们其实也尝试过逼迫自己学一学,但真的非常痛苦,最后只好逃避,在家睡觉、玩手机、打游戏,以此获得喘息的机会。

第二个原因,有的孩子长期接受主流的精神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这两种方式在整体上都有副作用——注意力和记忆力严重下滑,从而影响到学习状态。

尤其是如果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的话,大夫很可能会让孩子服用奥氮平、喹硫平等抗精神病药,以及碳酸锂、德巴金等心境稳定剂。这对于缓解症状确实有所帮助。但这部分药物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令孩子嗜睡、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

而精神科中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也有明显的副作用,往往会导致患者短暂地丧失近期的记忆,比如最近学过的知识点都忘了,记忆力也会下降。

孩子出现情绪症状之后,本来就学得吃力了,再加上上面的治疗副作用,他们的学习效率更是进一步降低。孩子以前学东西、记单词超快的,现在却怎么都学不会了,他们很受打击,很快就“破罐子破摔”了,不愿学了。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父母是一定要理解的。孩子学得没有成就感,只有挫败感,还怎么坚持?

第三,孩子试过了很多治疗方法,但效果不明显,可能还受到一些信息的误导,孩子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未来没有希望了,不可能康复了,那学习还有啥意义?

很多孩子刚生病的时候,求治意愿特别强烈,主动配合治疗,甚至还会自己上网查哪间医院、哪位专家更专业,让父母带自己去看。有的孩子还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希望能更快好起来。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求医后,孩子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他们开始怀疑:这个病是不是治不好了?我是不是没法康复了?我是不是一辈子都废了?

而且,很多主流精神科的大夫,以及网络上的信息说,常见的精神障碍有明显的遗传性。比如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预后不良、需终身服药”、“双相障碍遗传度70%以上,甚至高达80%”、“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也高达80%”,“40%—70%的抑郁症患者具有遗传倾向”等等。

这些信息让孩子笃定地以为“精神障碍就是基因遗传导致的”,而基因是无法通过后天改变的,这个病无法根治了,那就只能躺平了。

很多孩子还可能会出现“受害者思维”:我的基因来自父母,是他们携带了不好的基因,我才会生病。孩子对此心生怨恨,但又无力改变,对人生非常悲观。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根本没有学习动机的。学习是为了未来,他们觉得自己都没有未来了,人生都没有意义了,那学习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他们躺平的背后可能还有其它原因,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但以上3个原因是最常见的。

02、父母先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才能积极引导孩子

父母了解到孩子“躺平”的深层次原因后,别急着马上去劝孩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父母还需要先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重要的事情说3遍),后续的引导和应对才更有效。

首先,父母要知道孩子患病的真正根源。如果父母也受到各种信息误导,以为这是遗传因素导致的、难以治愈,父母心里也很慌很绝望,那怎么可能积极引导孩子?

我们写过不少文章分析精神障碍的所谓“遗传因素”,最近的一篇非常深入。人类基因组计划30年来一直在寻找精神障碍“致病基因”,可直到现在还是找不到。很多学者已经提出质疑,认为这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也分析过,所谓“双相障碍遗传度高达80%”,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有很大的误导性。

也就是说,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常见的精神障碍的主要根源不是基因遗传、大脑神经递质浓度异常等生物因素,这不是先天疾病。父母和患者都不需要感到悲观、绝望,认为这改变不了。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上常见精神障碍的主要根源是后天的心理社会因素——患者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记忆,包括叠加性心理创伤、叠加性心理渴求、以及不良的归因模式。

这意味着,患病的根源是可以逆转的,如果孩子的主要病理性记忆得到了修复,他们可以实现撤药,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走向康复。患者及家属要理性、深入地认识到这一点,要免于恐惧!

至于叠加性心理创伤、叠加性心理渴求、不良的归因模式到底指的是什么,通常来源于患者的哪些经历,我们的文章、视频里一直在介绍,成功案例的文章里也有很多具体例子,父母可以自行浏览。

还有,很多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这都属于老百姓所说的“重性精神病”,父母吓坏了!其实,从某个程度上讲,这只是精神病学/精神医学单一学科所贴的标签。

目前,主流精神科还停留在“症状学诊断”的阶段,对大部分精神障碍的病因说不清、道不明,只能根据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来下诊断,无法从根源上去理解精神障碍。

无论是抑郁症,还是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这都是“症状学诊断”。如果患者的症状发生了变化,诊断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

比如有一位患者谭兴,他的父母带着他四处寻医,看过国内精神科“四大巨头”的不少精神科医生,其中不乏非常著名的专家。但专家们的诊断不一,他曾先后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等。

另外,2018年,世卫组织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确立了一种新的精神心理障碍——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它的病因非常明确,就是后天长期的心理创伤导致的,比如长期的家暴、校园欺凌等等。

但在这个疾病确立之前,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患者会被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双相障碍或者精神分裂症。虽然这不能怪大夫,但严格来说是一种误诊。

其实,直到现在,对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有深入了解的精神科大夫仍然不多,临床中被误诊、漏诊的情况仍然不少见。

而且,如果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这有可能属于“泛双相化”,是被过度诊断了,而不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

至于精神分裂症,我们也分析过这存在误诊的可能性。患者有幻觉、妄想,不代表就是得了精神分裂症。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了解各种治疗方式的利与弊,包括精神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精神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对于缓解症状整体有效,病情危急时甚至可以说是很有必要,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这些治疗都是从生物学因素的角度出发的,无法触及真正的心理根源,往往治标不治本。

至于主流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父母更要了解每种流派的特点,做好心理预期,以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我们非常不建议青少年患者接受精神分析,它对于解决症状很低效,还很容易恶化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导致患者病情出现波动。

相比之下,认知行为疗法(CBT)得到了循证医学的证实,在国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整体上效果更明显。

但认知行为疗法(CBT)遇到见多识广、逻辑思维很强的青少年时,可能也会收效甚微。这些青少年很容易质疑心理咨询师甚至心理专家的观点,陷入“诡辩”之中。

至于上面提到的学习障碍,父母也要主动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知道怎么帮助孩子逐渐恢复学习效率。因为很多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对学习障碍都缺乏深入的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

上面讲了很多,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父母要针对孩子“躺平”的原因,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

当孩子质问:“我就是学不进去啊,那你说怎么办?!”“我的病根本就好不了,学习还有什么用?!”的时候,父母要知道怎么深入解答、积极引导,让孩子意识到未来其实还充满希望。这需要父母提前用高效的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

03、做到这4步,帮助孩子走出“躺平”舒适区

如果父母已经做到上面几点,那就可以逐步引导孩子走出“躺平”的心理舒适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