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年会于6月14-16日在深圳成功举办,主题聚焦“全球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与未来人居”。

本文字数:12398字

阅读时间:34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14-16日,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年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主题为“全球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与未来人居”。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主办,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支持。会议议程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高峰对话和三场平行分论坛。

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持人 | 方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学术院长孙一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谭纵波,深圳大学副校长周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邹兵分别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辞嘉宾 | 孙一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学术院长

孙一民教授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发表致辞。他指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坚持“学术立会”,就是始终要坚持学术至上、脚踏实地、直面矛盾、求真务实、贴近行业热点和难点。最重要的是坚持两点:首先是国际化的视野,实事求是的国际化;其次是培养批判精神,要坚持冷静、批判地看世界,也敢于批判地回看我们自己,看我们的学术发展。这两点都和我们的分会相关。祝贺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年会的召开,感谢深圳大学的支持,期待具有开放精神和开放观点的学者和从业人员再接再厉,为规划事业发展共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辞嘉宾 | 谭纵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

谭纵波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现代科技正在快速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密切关注各种发展动向是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的主题选择以全球视角关注科技创新,立足事实、实事求是,用学术的方法和观点去关注未来,去关注我们的人居环境。从学术的角度开展充分深入的讨论,希望加深对这一领域的认知与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辞嘉宾 | 周辉

深圳大学副校长

周辉副校长代表深圳大学发表了致辞,他介绍到,深圳大学是我国进步速度最快的大学之一,目前有19个学科进入了全球前1%。深圳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以及宜居的自然环境,加之政府对深圳大学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众多院士、专家、学者和杰出人才选择加盟深圳大学,使得深圳大学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深圳大学的城乡规划学科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在院士专家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最后,他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辞嘉宾 | 邹兵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

邹兵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深圳市建市45周年,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被赋予全球视野、国际一流与中国特色的要求与使命。年会恰逢深圳城市规划学会成立30周年,国际化学术研究一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与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国际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既有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也有探讨过去4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奇迹中理论与实践的收获。未来愿共同探讨全球视野下的话题,一起讲好中国故事,在输出中国经验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旨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持人 | 沈磊

中国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主持人 | 刘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

报告1《精准适配促进城市与区域安全韧性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讲嘉宾 |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凯院长从区域视角的城市安全韧性认识、精准适配的安全韧性规划框架以及案例解读三方面分享了精准适配促进城市与区域安全韧性发展的话题。

过去四十年快速城镇化取得了很多成就,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也越来越多,需要对安全韧性进行系统化思考。从全球尺度来看,气候变化已经全面影响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从区域尺度来看,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特征也十分显著。区域视野是认识城市安全,促进城市韧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城市高强度开发带来的各类风险,需要从区域角度去认识和破题。解决城市发展建设的安全问题,需要从区域视角来系统思考,找到精准、理性和动态的解决方案。

精准适配是针对各类不同灾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做出的科学应对,需要“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推进,因地施策。以“精准分析-适应规划-动态评估”构建城市安全韧性规划框架,从区域视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空间安全本底,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安全韧性发展的解决方案,这才是做好韧性的基本前提。

科学理性是城镇与自然的相互适应的过程,要从被动的“应对”转向科学地主动“适应”,建立城市与区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具体实践中,在国家和区域尺度制定应对气候适应性的政策,在城市尺度编制应对气候适应性的规划,在街区尺度做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设计,科学制定应急保障空间设施的建设标准。

报告2《智能建筑及智能建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讲嘉宾 | 徐卫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徐卫国教授围绕科技创新和未来人居,分享了对于智能建筑和智能建造的看法与实践。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载体,智能人居和需要智能建筑,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建筑本身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建筑要拥有三个系统:感知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捕捉外界信息,中枢系统基于信息来分析、判断、决策并发出指令,执行系统接收到指令,在动力推动下使建筑部件发生运动,达到目标位置,提供最合适的空间及环境条件。智能建筑从本质上使得场所增加了潜在的能力,使得场所具有宜居的特征。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建筑节能等是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如何真正实现建筑的有效生态化,需要以建筑为载体和基本单位、将各种已有技术综合到一起、创造一个新的建筑系统来完成这一使命,智能建筑的智能系统就是一种潜在的有效途径。这一新的建筑系统涉及到建筑、结构、水暖电、声光热,涉及到健康室内、能源系统等等,通过智能建筑的互动综合系统可以统合各个专业完成这一使命。

建筑智能建造指房屋建造或环境建设的全过程及各专业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建造目标,其特点在于“全过程”至始至终、以及“各专业”相互之间具有连续且共享的数字信息流,它从方案设计开始,经过后续阶段及各专业不断添加修改、反馈,形成优化的设计信息;以此数字流为依据,依靠互联网及物联网、CNC数控设备、3D打印、机器臂等智能机械,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环保性的物质建造与运营服务,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数字建筑及环境建设产业网链”。这一过程也可看成是虚拟性建造与物质性建造的结合。

报告3《数谷之变:大数据与城市发展的演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讲嘉宾 | 徐江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

徐江教授以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发展试验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从学术角度深入探讨了大数据与城市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其研究始于对大数据定义的深入思考,提出了探讨其可见性与不可见性,以及其物质性与话语性的重要意义。大数据作为一种开放的概念,不仅影响了现实世界的权力博弈,同时也被人类社会所解读与操控。大数据革命的背后,是一种强大的话语体系,旨在证明并推动基于数据驱动的社会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徐教授采用了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大数据企业数据库,并运用五步验证法、机器学习技术、调研访谈等方法对数据库中的企业行为进行了求证。研究揭示了贵州当地对大数据的定义较为宽泛,且大致可以归为三个类别:第一类即核心大数据产业,涵盖了数据获取、分析、挖掘、安全及指标制定等关键环节;第二类是与大数据产业紧密相关的软硬件生产领域;第三类是大数据应用产业,包括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多样化应用。这种宽泛的定义不仅体现了大数据的物质性影响,也重塑了社会中的权力关系。

徐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大数据产业对经济发展、绿色产业成长以及社会和谐等方面的正反作用;并最终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主张在城市研究中融合政治经济学传统与新福柯治理术,以期为区域发展治理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支持。

报告4《道法自然:都市发展的自然法则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讲嘉宾 | Geoffrey Chan

AECOM执行董事

城市本就生于自然,但其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正日益受到挑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引致的极端天气频发情况,全球各地愈来愈关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安全韧性逐渐成为未来人居环境的重要考虑因素。要提高安全韧性,就需要强化城市建设与自然的共生性和共融性,并且应该从城市的根本——“基础设施”着手,遵循自然法则,推动人、城市空间与自然生态的共生环境重归协同状态。在规划用于抵御极端天气的基础设施时,回归自然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以尽量减低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在增强生态韧性的同时,提高空间、社会和经济韧性。同时,构建安全且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来反馈自然,为引领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維。

讲者通过分享境内外的案例,介绍如何采用自然解决方案的设计手法和系统性的自然资源资本评估方法去实践都市发展的自然法则,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的韧性安全,强化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关系,并优化城市空间的生物多样性和综合宜居性。

报告5《新技术对欧洲城市与区域空间规划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讲嘉宾 | Vincent Nadin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荣休教授

科学与技术与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我们居住地的形态。先进技术对欧洲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但它们对地方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很难管理,尤其是在自由经济政策和碎片化治理的背景下。新技术可以促进或阻碍更加协调、可持续和公平的发展。

在欧洲,技术创新使得能够实时监控环境状况,通过开放访问平台共享数据,并使利益相关者和民间社会参与规划过程;技术企业的增长对空间提出了要求,而空间是欧洲小型人口稠密国家的关键资源。支持技术发展的部门政策往往是“空间盲”——它们不考虑投资对特定地方的影响。新技术的不平等获取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同时,技术进步也正在改变对土地和房地产的需求模式。

利用新技术并应对其空间影响的城市规划干预具有挑战性。规划大多是对新技术空间影响的被动反应。强大的经济利益可能会反对监管。干预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在欧洲,政府中城市规划部门与技术和数字部门之间的联系大多很薄弱。需要一种新的规划方法,优先考虑部门政策对地方的影响的协调。

高峰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持人 | 杨晓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

围绕会议主题,主持人杨晓春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学术院长孙一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谭纵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荣休教授赵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卫国,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福州大学建筑学教授沈振江,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荣休教授Vincent Nadin进行了问答交流。

孙一民教授围绕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规划设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应理性看待技术,而不是过分依赖。许多问题迫在眉睫,在学术和技术层面都没有巨大的鸿沟,结症还是在规划落地上,盲目的专业自信,妨碍了问题的解决。比如城市的防洪排涝问题,防洪标准与排涝标准的反差,不加反思的盲目相信防堵、填高为主的感性措施,是对韧性规划的片面理解。大湾区经过快速发展,沿岸人工堤岸不断加长加高,即便不是风暴潮的时候,也经常出现严重的水浸现象,比如去年9月的深圳广州。因此,作为规划师要脚踏实地多关注实际问题。无论是规划教育、规划实务还是规划管理都应该多反思。Vincent Nadin谈到荷兰在规划上应对气候变化与创建韧性有丰富经验。荷兰上世纪50年代有非常多洪水淹没城市的状况,学者认为洪水是重要的威胁。荷兰使用了工程与防御上的技术,成为了世界在这方面应对洪水的领先力量。上世纪80年代,他们有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只是应对问题,一个更大的方案是“河流的空间”,就是要给洪水空间。德国有一个小城市通过额外的河道,让洪水流入到额外的河道当中,中国也有排洪、泄洪的专项设计,给河流留出空间的项目,与不同领域合作,包括水处理、水管理、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经济发展,以及住建部门等。所有这些部门都需携手合作,产生一种全新的治理方式来管理三角洲。

徐卫国教授就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的衔接协同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智能建造相比传统建造方式,具有周期短、相对生态的优点。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各种网络的末梢终端,智慧城市建设中,很多标准、规划、项目都忽略了两点,一是智能建筑本身,二是智慧城市的大网络和智能建筑之间这一局部地区。导致一些城市智慧网络只在城市空间发挥比较大的作用,而没有连接到单体建筑。沈振江教授指出,从智慧的角度看城市,建筑和城市是一个整体。建筑里面有建筑管理系统,城市里面也有一个城市的大脑。建筑管理系统和城市的大脑要统合到一个大的城市管理系统里。智能建造是用智能的工具建造一个房子,智能是基础,智慧是人的智慧。智慧和智能这两个概念可以分成设计、建造和管理等几个阶段,在设计阶段和管理阶段智慧非常重要,智能建造在建造阶段非常重要。

赵民教授围绕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和教育如何面向未来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任何行业都有高峰期和调整期,规划教育办学进行适度优化调整是必要的。快速城镇化留下了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并需要引入精细化的规划设计和空间修复。所以规划学科办学的内涵需要优化和推进差异化。规划教育和行业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但这亦是机遇,前景应是非常光明的。谭纵波教授指出,国际环境、城市化进程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变更等外部环境带来的变化是学科和行业要应对的。对于行业存在的必要性和未来的前景持积极看法。他认为,坚守学科内核、拓展学科外延是需要努力的方向。未来必须从价值导向转向价值观导向,从实现自我价值转向更宏大的改造世界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杨晓春,徐卫国,谭纵波,赵民,沈振江,Vincent Nadin,孙一民

平行分论坛

分论坛

01

科技赋能 未来人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持人 | 赵迎雪

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分论坛1由赵迎雪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来源,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诺尔顿建筑学院终身副教授陈振华发表引导性发言。

王德的发言主题是《东京圈居民的出行行为与生活方式变化》,报告揭示了东京圈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正经历深刻的转型。人口老龄化、出行次数减少、网络购物普及和远程办公增多等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变化。这些趋势为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表明东京圈需要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来源《应对未来人居挑战的城市智能》为题进行了分享。报告探讨了城市智能的内涵界定与基本功能,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沿热点,介绍了城市智能的典型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针对信息技术快速涌现所带来的数据壁垒、信息爆炸、科技伦理等挑战,报告进一步浅议了规划在城市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中的指导意义,以及未来城市智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展望未来,城市智能将为全球可持续人居提供科学思路与技术方案,同时也将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陈振华分享了《基于人工智能分析促进交通公平规划》,报告探讨了美国城市中社会经济差距与基础设施投资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将深度学习应用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社会脆弱性指数(SVI)和人口普查基础设施支出数据,分析了2021年美国《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在资金分配变化对社会经济公平性的潜在影响。该研究结果表明:从以平等为中心的基础设施投资分配转向以公平为驱动的分配,可以提高社会经济绩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依次为:王德、来源、陈振华

在论文宣讲环节,许闻博就《智能化生产驱动的产城空间融合与再分离:基于58家灯塔工厂的分析》进行了宣讲,容梓昊就《低空飞行的科技创新对城市人居空间的重塑》进行了宣讲,马雁秋就《人工智能应用于城市空间研究与规划的新进展》进行了宣讲,胡文娜就《青年赋能乡村人居遗产要素数字化保护和适应性改造》进行了宣讲。

本场论坛还邀请到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坚,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高文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张纯为宣讲者做了精彩点评。

王泽坚院长强调,持续学习是AI时代每个人的必修课。未来我们可能会进入宅时代,都市圈将更网络化趋势,而智能制造将加剧这个趋势。数据及其分析是时代的趋势,但数据获取与准确性仍是挑战,价值观亦会影响数据分析利用。他高度认可数字技术在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智能化生产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深远影响。此外,他还探讨了低空飞行的应用与挑战、以及AI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情况,最后表达了对智慧与智能的看法。

张纯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大数据应用已从单纯强调方法和数据来源转向目的明确的社会规划。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趋势,特别是在产城关系、新技术应用及智慧城市规划中。她还强调,面对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在科技领域的引领地位,规划范式需随趋势转变,呼吁学界在人才培养中融入更多人工智能技能,以主动拥抱未来,共同把握大湾区合作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高文秀教授在点评中表达了对AI发展的深刻思考。她提到,AI技术虽带来便利,但也可能导致人与人交流的减少,引发社会隔离与孤独。同时,对机器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担忧,她认为模型存在有效性、适应性、以及反馈结果的可靠性问题。呼吁在推广AI时应审慎考虑其社会价值,避免过度依赖,保持人际交流的温暖与真实。

雷诚教授强调了前瞻性与在地性、宏大与入微的结合,并特别指出了新技术对规划领域的深远影响。他认为,新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国际视野,还需关注本地实际,尤其在产城融合和数字化乡村保护方面。同时,他还强调了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运用新技术的重要性,以确保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依次为:王泽坚、张纯、高文秀、雷诚

分论坛

02

安全韧性 未来人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持人 | 张艳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分论坛2由张艳主持,楷亚锐衡设计规划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魏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总工程师钟远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唐敏,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张立发表引导性发言。

魏力分享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社区》的报告,重点探讨了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生态韧性的重要性及其实施路径。她指出,生态韧性实质上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从“共生即关系”的角度,她首先对比分享了纽约金融区和海港片区的气候韧性总体规划以及荷兰奈美亨瓦尔河的治理。前者从扩张转向防御,城市通过积极改进基础设施为未来做好风险预防;后者通过“还河与地”的策略实现了滨水安全与城市更新的双赢。这两个案例对我国都有借鉴意义。最后,魏力女士以无锡宛山湖生态科技城为例,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不同层面,分享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包括总量控制、发展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开放多边网络、多方共建和谐共赢等潜在策略。

钟远岳分享了《气候韧性城市建设策略研究》,报告旨在提供具有普适性、实践性的评估体系和建设策略,在此基础上各城市可因地制宜选择评估因子,完善气候韧性规划建设策略等内容。报告在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气候韧性角度出发,通过对气候风险的研究优化了风险评估方法,提高城市风险评估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出于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成效评估和实施监督考虑,建议从基础设施、生态资源、宜居环境、智慧城市等层面构建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提出“两平台——两体系——多层级”的气候韧性城市建设路径。“两平台”是气候韧性城市建设的统领,“两体系”是建设的关键,“多层级”是建设的重要手段。

唐敏的报告题目为《人居运动与亚非城市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二个十年,深度嵌入当地民生、包容沿线多元文化并理解在地发展规律的基础研究和复合型实践成为关键问题。理解全球与亚非在地城市化的辩证关系,是中国当前推动亚非发展,并与联合国人居署深度合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报告以“人类聚居”为中心,聚焦亚非城市案例,梳理世界人居发展的脉络与关键议题,促进中国与国际话语体系的衔接。

张立的发言题目是《时空活动分析支持下的城市灾害韧性测度》,尝试在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基于时空活动分析构建城市灾害动态描绘方法。报告分析了2021年郑州7.20特大雨洪灾害期间超过200万匿名移动设备的移动模式。通过研究灾前、灾中和灾后人口移动行为的变化,将社区韧性水平定义为影响程度和恢复时间的函数,对城市灾害韧性特征进行动态化、精细化的描绘。基于此,研究对影响灾害恢复水平及恢复模式的空间要素进行辨析,以期为防灾规划与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依次为:魏力、钟远岳、唐敏、张立

在论文宣讲环节,张祎琦就《气候适应与韧性:伦敦洪涝对策与城市更新启示》进行了宣讲,胡锐就《气候变化背景下墨西哥城的水适应策略及其规划启示》进行了宣讲,雷洁璇就《基于POI数据的广州市公园可达性与房价相关性分析》进行了宣讲。

本场论坛还邀请到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东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冷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张高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刘欣为宣讲者做了精彩点评。

李东泉教授认为,大型规划项目的案例分析对当前行业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强调了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重要性。在当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走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需要从多个维度审视和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不仅包括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包括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此外,欠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可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

冷红教授一直密切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她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挑战在于其不确定性,并提出关于韧性的两点认识:第一,应对气候适应性和韧性提升的话题,要从不同的区域、地域环境开展研究,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差异化对策。第二,韧性还包括许多其他的维度,比如社会生态韧性,经济韧性、治理韧性等,共同构成了韧性的全部,韧性的提升是一个综合的问题。

张高攀副主任表示,作为从事外事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工作者,有机会参与和了解更多的涉外规划咨询工作,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建业务有较为深刻的体会。以非洲国家为例,他们的城乡空间发展看似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但实际上其内在的原生态式发展规律特点又特别突出。因为制度、文化和气候条件等等差异,尽管非洲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模式并不具备直接的借鉴性,但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国家城市进行积极的研究,进一步总结援建项目经验,也可以为未来中国韧性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思路引导。此外,他认为如果将大数据方法与规划的政策属性进行高度结合,使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将会对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刘欣委员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安全韧性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极端天气还是地质灾害,都可能对城市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灾害风险的关注度和在防灾减灾、灾后重建方面的投入也将持续攀升,安全韧性议题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就人居环境议题,她强调了要打通世界和本土、传统和现代、正规和非正规等多个研究维度,以更全面地应对城市更新、城中村治理等现实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东泉、冷红、张高攀、刘欣

分论坛

03

城乡和谐 未来人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持人 | 汪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

分论坛3由汪军主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朱介鸣,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陈晓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四所主任规划师周天璐,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副教授朱继任发表引导性发言。

朱介鸣分享了《国际视野:房地产开发过剩后人居城市更新范式的转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新塑造了亚洲发展的格局,上海房地产市场也出现很高的空置率,当时国际学术界和业界一致认为上海的房地产泡沫史无前例。后来的发展证明是虚惊一场,当时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样是史无前例,百年一遇,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当前又出现商业办公开发过剩的高空置率,根据国际比较下的判断,超常规发展的历史窗口期已经关闭,大规模城市更新已经不合时宜,国内的城市更新应该进入常态化范式,即高成本倒逼市场意识的强化。

陈晓键的发言题目是《以县城为载体的西北地区城乡人居发展路径》,报告从城市群、省域、县域等不同尺度探讨了西北地区城乡关系特征,分析了县域产业平台及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承载能力、功能互补性、均衡度差异及短板弱项,以及典型案例城镇集聚力、集聚效应和人口需求与供给匹配的交互影响,探讨了西北地区新型城乡空间关系的多元转向机遇、趋势。并从内生增长动力及外部支持系统方面提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周天璐《镇村“现代化”的路径探索》为题,以“龙游瀫畔·8090青年创造季”活动为载体,去阐述这一新型“规划技术路径”的价值构建,并在持续性创造并扩大理解这个计划特征的同时,开始去回顾、复述一份关于该计划的“架构设计说明书”。透过龙游这座“小县大城”中广阔郊野与乡村地区发展,不断探索关于“城、乡、村”背后的价值与主张。分享了在新一轮城乡关系对流的趋势下,如何理解“城、乡、村”的关系。

朱继任分享了《社会公正理念前置的国土空间规划建构:理论思考与治理路径》,国土空间规划必须将社会公正理念前置,以修正市场和规划作用下出现的双重公正偏离。首先,在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和交易制度构建上完成资源初始分配的公平;其次,在城镇化转型和市场化转轨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空间供给与制度供给的重要任务。最后,国土空间规划对分配结果的再分配和协调机制需要关注城乡移民与高品质空间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家园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最终助力共同富裕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依次为:朱介鸣、陈晓键、周天璐、朱继任

在论文宣讲环节,伊曼璐就《“百千万工程”背景下乡村振兴示范带全流程模式探索》进行了宣讲,吴雨昕就《社会公平视角下长沙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进行了宣讲,边梦圆就《基于手机信令和建筑普查数据改进潜能模型参数的综合医院分级配置评价——以深圳市为例》进行了宣讲。

本场论坛还邀请到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荣休教授赵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复兴规划设计所所长周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朱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青年委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研究员陈宏胜为宣讲者做了精彩点评。

赵民教授在点评中提出了以下思考和建议:人口减少的问题引发了对政策导向的思考,是让市场调节还是有控制措施,如控制超大特大城市规模,发展城市群:同时维系内陆和和边远地区一定人口规模,加强转移支付等。浙江龙游案例对乡村发展作了积极探索好,让年轻设计师参与,发挥创造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要注意地域特色和沿衢江的风貌协调性,尤其要考虑地方风土民情和居民偏好。对于社会公正理念前置的国土空间规划建构问题,赵教授认为不必赋予空间规划过多责任;因为除了空间政策,还有社会和经济政策。公平主要是社会政策的范畴,强调对人的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障的公平,而不是对土地的开发权的平等配置。

周珂指出,尽管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村民已经在城市中安家立业,其后代的成长完全是一个城市居民的成长过程,致使乡村人口的减少是不可逆的(完全城市化),如何应对这些人口消减后的空置村,是规划中重要的问题。对于宣讲的几篇论文,他指出,研究前期架构搭建至关重要,对于规划来讲,更需要具有前瞻性地系统思维。

朱力表达了对当前空间生产模式的困惑,认为以前过于注重生产导向,忽视了空间使用者的需求,如今应该逐渐反思空间生产模式的现在和未来。他认为,规划师需了解城市运作,而不是仅仅做规划。乡村振兴也是复杂话题,需要明确乡村的主体。在乡村振兴中,他更关注社区参与和自信心的提升,并致力于在规划中如何将一些地区的传统力量转化为现代化的动力。

陈宏胜提出了以下思考和建议,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他更关注投入产出和资金平衡问题,以及模式的可复制性。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中,不同学科和团队从各个角度参与,丰富了专业背景的同时,也增加了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对于整体把握的难度。关于公园绿地可达性和医疗设施可达性的两个研究,均为规范的数据分析研究。他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公平视角问题,并在医疗设施可达性研究中加入人群选择偏好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依次为:赵民、周珂、朱力、陈宏胜

会议总结

谭纵波教授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做大会总结。他首先对深圳大学和分会秘书处的付出表示感谢,希望分会未来成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更新鲜的有关城乡规划的信息平台,尽可能给大家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发挥更大的价值。会议的最后举行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年会旗帜交接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会议 | 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年会在昆明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年会 | 信息量太大,请准备好脑容量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聚焦后疫情时代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升级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2021年会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