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高峰时段局部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如出现极端、灾害性天气,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如是介绍,并称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预计同比增超1亿千瓦。

迎峰度夏”是指,电力系统为迎接电力负荷高峰,会采取一系列应对调节措施,来保安全、民生和生产。每年的冬夏两季,是全年社会用电负荷最大的时候,特别是酷暑难耐的夏季,空调降温负荷增长明显,因而成为全年社会用电的高峰期、生产经营的关键期、电网运行的考验期。

国家气候中心日前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特别是今年华东、南方地区入夏较早,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强度较大的高温天气过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介绍,从6月7日开始,中央气象台已连续13天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中电联秘书长郝英杰预计,今夏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呈现“全网紧平衡”局面,若出现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最高用电负荷或将增加1.3亿千瓦。

对此,杜忠明表示,国家能源局将以“常态供应有弹性、局部短时紧张有措施、极端情况应对有预案”为目标,采取强化监测预警、充分发挥高峰时段系统顶峰能力、加快支撑性电源建设等主要措施,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我们将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强化监测预警方面,国家能源局通报了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预警结果和“一省一策”工作措施,指导重点省份和有关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当前,国家能源局每天监测全国及重点地区用电、电煤、机组出力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据杜忠明介绍,去年5月,云南省就通过统调煤电实现全容量开机,单月发电量创十年来新高,有效对冲了干旱导致的水电蓄水不足问题。

杜忠明还称,国家能源局将充分发挥高峰时段系统顶峰能力。指导电网企业优化调度运行安排,充分释放输电通道能力,利用不同地区用电高峰时段差异,开展区域间、省间错避峰运行和余缺互济。发挥煤电容量电价考核机制作用,激发煤电机组在实际调用过程中满足调度顶峰指令要求,促进机组能发尽发,稳发满发。

能源生产供应是电力保供的重要基础。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李超在6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国发电装机目前保持较快增长,统调电厂存煤1.98亿吨,水电的来水和蓄水形势好于去年同期。

跨省份输电余缺互济亦是今年电网精细调度的重要方式。近日,浙江、安徽两省签订2024年迎峰度夏电力置换互济协议,在7月1日至8月31日,两省电网将互相支援电力:每天18时至19时30分,浙江光伏发电减弱,供电形势相对紧张,安徽将向浙江送电;20时30分至22时,安徽晚间用电高峰期间,浙江将向安徽送电。借助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利用不同地区用电高峰的“时间差”,开展省份间余缺调剂,以此提升全网供电能力。

另外,杜忠明称,迎峰度夏期间还将加快支撑性电源建设。按照清单管理机制推动安徽板集电厂二期、内蒙古达拉特电厂五期等支撑性电源项目按期建成投产。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郝英杰在前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2024年,一批省域电网主网架优化和补强工程建成投产,将支撑全国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较上年提升超过1200万千瓦,最大限度保障电力电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