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春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董必武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审阅着一个死刑犯的资料。

这个死刑犯名叫沈毅,董必武对他有所耳闻,之前是国家民航局的高官,在任期间挪用了几亿元的巨款,购买高档奢侈品送人或者是自己挥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必武)

三反五反运动中,沈毅被群众举报并被逮捕,经最高人民法院的审理,判处了死刑。

这件事在当时可谓是震惊了整个中央,就连毛主席都惊动了,要求严肃处理。

可就在刚才,时任哈军工院长的陈赓突然来电,要求董必武对沈毅“从轻发落,刀下留人”。

一边看着沈毅的资料,一边回想着陈赓在电话中诚恳的话语,董必武有些不知所措,他意识到这件事可能要上报给毛主席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匆匆地收拾下文件,驱车前往了毛主席位于中南海的办公室。

听完汇报,处理问题素来果断的毛主席对此事竟然也有些难以定夺,陷入了沉思。随后,便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嘱咐一句:

“去叫周总理。”

看到这一幕,董必武有些哭笑不得,心中暗想:

“陈赓啊陈赓,你可是给我们出了个大难题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那么,这个名叫沈毅的死刑犯究竟是什么人?陈赓为何要力保他呢?

沈毅,江苏省常州人,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民国12年时留学于法国里昂大学,学习弹道相关专业,并取得了里昂大学的数理化硕士学位,是当时少有的高精尖人才。

回国后,凭借着自己的高学历和高学位,沈毅被国民党看重,任命他为南京陆军炮兵学院的中校教官,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

随后的几年中,沈毅的功绩突出,仕途一帆风顺。

抗战时期,他先后任国民党少将特种兵团团长、湖北咸宁区游击区司令等职,等到抗战结束前,他已经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少将专员,堪称当时国内少有的英年才俊,就连我党都对他有所耳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内部的贪腐、斗争问题严重,沈毅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排挤,人生走向了低谷。

恰好在这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沈毅结识了周恩来,两人成了朋友。

与周恩来相处期间,沈毅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以及共产党内的氛围所打动,向周总理提出了想要“弃暗投明”的想法。

周总理对此自然是十分的欢迎,向延安方面传达了沈毅想要加入我军的消息,并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

于是,在周总理的牵线搭桥下,国民党的青年少将沈毅从重庆投向了延安,成为陕甘宁边区少有的留洋专家,为解放军的炮兵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委任他为国家民航局的财务处长。

可在这个新职位上没干多久,沈毅却突然怀念起之前在国民党时的奢靡风气,对手中掌握的几亿元国家民航建设资金起了不法之心。

于是他大肆地挪用国家财产购买奢侈品送人、挥霍、打点关系,对新中国刚刚起步的民航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年底,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沈毅这只“大老虎”也因群众举报,被国家逮捕并判处了死刑。

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在听说此事后,都极为震惊,要求对沈毅严肃处理。

本来在这种情况下,沈毅是绝对逃不过人民的审判的,但就在死刑判决下达没多久,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事不知不觉间也改变了沈毅的命运!

1952年6月,正当朝鲜战争进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毛主席一份电报将正在前线的指挥作战的陈赓叫回了国内,交给他一项重要程度不亚于作战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

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刚刚接到这个任务时,陈赓便有些顾虑:他虽然在军中以文武双全著称,但是办学校这种事情,他几乎没有过什么经验,他实在担心自己不能完成毛主席的嘱托,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

但在毛主席等人的鼓励下,再加上陈赓天生就是一个乐天派,最终他接下了这个任务!可在真正开始办学之后,陈赓深刻体会到想要完成这个任务是多么的艰苦,尤其是在为哈军工找寻师资力量方面,简直是寸步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左一)

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三大改造尚未完成,各行各业都缺乏人才,办学还是一件对人才要求极高的任务,该去哪里寻找这么多人才是陈赓办学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哈军工成立的一年前,陈赓四处奔波,到处寻找人才。可在当时的环境下,人才都是每个单位的核心战斗力,谁也不愿意轻易交出来送到听都没听过的“哈军工”!

为此,陈赓没少去麻烦周总理。可即便有周总理的帮助,哈军工的建设还是举步维艰!无奈之下,陈赓只能四处搜寻人才,为哈军工增添实力!一次在为哈军工寻找航空方面专家的座谈会上,陈赓听说了国家民航局副局长沈毅被判死刑的故事。

一开始,陈庚得知沈毅这样的大老虎被判死刑后,

还感叹于三反五反运动的功绩,感叹国家反贪反腐工作的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在得知沈毅是少有的留学生且还是弹道学方面的专家后,陈赓的惜才之心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连忙向在座的各位专家提议道:

“留他一条命,我们利用他的才学,让他为教学服务嘛!”

看到陈赓焦急的样子,来自国家民航局的专家们的情绪也有些被他调动起来,觉得陈赓的提议可行。

不过,沈毅的事情影响恶劣且已经被判死刑,想要让他重出牢狱为哈军工尽力,单凭陈赓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因此,陈赓在了解了一下情况后,急忙向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薄一波打去了电话,向他说明了沈毅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提议,希望党中央能够“刀下留人”,留下沈毅让其为哈军工的发展做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薄一波

对于陈赓的提议,薄一波也有些难说,沉默片刻说道:

“老陈呀,你真是爱惜人才哦,这个判了死刑的‘大老虎’你也敢要?”

听到薄一波的这句话,陈赓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但他心里也十分的清楚,这件事绝非这么简单。

果然,还没等陈赓回答,薄一波便将下半句话说了出来:

“这样吧,咱们俩分头给董老打电话,光我一个人怕保不下来,咱们俩共同给董老打保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必武(左二)

当时董必武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一职,沈毅的案件也是由他主要参与审理的。

所以,在结束了与薄一波的通话后,陈赓便又给董必武打去了电话:

“董老,听说您那里关押着一个死刑犯叫沈毅,是个留学法国的专家,对建设我军炮兵有过贡献。现在我办大学,正需要这样的人。董老呀,你是最高法院院长,请您从轻发落,刀下留人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军工

电话刚一通,陈赓的话语便如连珠炮一般打进了董老的耳朵里,董必武甚至都一时都没反应过来陈赓说的是谁,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回道:

“你们哈军工怎么这样的人也要?他可是贪污几个亿的死刑犯啊!”

董必武对这件事很疑惑,他先前听说过陈赓要办哈军工,到处招老师,从上至有学问的中央领导,下至前国民党的官员、战争犯,只要是有能力的人才,陈赓必然会到处找门路要人。

知道此事的人,都觉得陈赓实在是太负责任了,为了哈军工的办学可以说呕心沥血,因此对陈赓十分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董老从来没想过,这哈军工缺人缺到这种地步,就连贪污几亿元的大老虎,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死刑犯都要“二次利用”。

可还不等董必武拒绝,陈赓紧接着补充道:“我要的不是劳改犯,是弹道专家,现在的专家不可多得呀!他有罪,可他的知识没有罪,他可以为我所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陈赓这么说,董必武被他真诚的话语打动了。他也明白,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三大改造需要人才,朝鲜战争需要人才,国家建设更需要人才。

毛主席让陈赓办学的初心便是为了给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可现在要是哈军工因为师资的问题办不起来,那么国家人才的缺口就永远补不上来。

在当下这种特殊时期,让沈毅这样有学识、有能力的死刑犯继续发挥余热

,也算是对他进行的一种“劳改”,正如陈赓所说,“知识是无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让一个贪污数亿的罪犯出狱参与国家秘密的军事工程建设,这件事太大了!即便董必武内心已经同意帮陈赓这个忙,可他也明白这个事情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必须向周总理和毛主席汇报了!

于是与陈赓通完电话后,董必武马上找出了沈毅的资料,仔细地阅读了一番,随即便带着资料乘车前往了中南海。

他要去找毛主席,三反五反运动是由毛主席主导的,陈赓办哈军工也是毛主席指示的,想要解决沈毅的事情,只有让毛主席作出指示才行。

在董必武对毛主席的认知中,毛主席是个公正严明的人。

虽然沈毅犯的罪难以饶恕,不过只要能够跟毛主席说明情况,证明他的价值,这件事情还是有很大的解决余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听完董必武的汇报,看着沈毅的资料,毛主席陷入了良久的思考,直到长长的烟灰落地,他才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吩咐道:

“去叫周总理。”

没一会儿,伴随着一阵“哒哒”的敲门声,周总理也来到了中南海,三位国家领导人相聚一堂,商议沈毅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提到,周总理是沈毅加入我党的介绍人,两人交往的历史并不算短,他对沈毅的了解比起毛主席和董必武要深得多。

因此,在周总理加入讨论后,沈毅一事的脉络便逐渐清晰了起来:

沈毅曾经对我军的炮兵发展有过杰出贡献,此前表现良好;

同时也是国内少有的留洋人才,而且还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少有的弹道学专家。;

新中国人才短缺,陈赓办学困难重重,若是严词拒绝,必然会打击他的办学积极性。所以,让沈毅发挥余热未尝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几经权衡,三人达成了一致,决定答应陈赓的请求,让沈毅去哈军工担任老师。

但考虑到沈毅的罪行重大,让他去当老师是“戴罪立功”、“发挥余热”,原有的死刑判决和他的罪人身份不会改变,具体后续要如何处理,还是得看他在哈军工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后,沈毅从监牢中被提出。得到这个消息后,陈赓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地。身为哈军工的院长,没人比他更清楚,能够在国内找到一位留洋的弹道学专家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因此,在沈毅被押送至陈赓手里的时候,陈赓的喜悦溢于言表而沈毅也是如此,见到陈赓的那一刻,沈毅双膝跪地,顿时泪流满面。

看到这一幕,陈赓吓了一跳,连忙将他扶了起来,让他不必这样,以后要好好工作,好好教书,戴罪立功,为新中国发展做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自打沈毅挪用公款的事情被群众举报后,他没有一天是不后悔的。

尤其是在身处监狱期间,他的精神都已经有些崩溃,整个人都成了默默等待死亡的废人。

直到前几日,法院突然传唤他,他才知道与他交情并不深的陈赓看上了他的学识和能力,找了很多人将他保了下来,让他哈军工去教书,戴罪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消息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沈毅原本已经枯萎的人生,为他带来了重新做人的机会。

哈军工刚刚建校的时候,国内军工领域的教学刚刚起步,所使用的资料、数据、教学课本等等都是英国、法国、德国的。

沈毅的工作是将这些资料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汉语,汇编成教材给哈军工以及全国的军工人才阅读。

事实证明,陈庚和诸多国家领导人的眼光没有问题,在沈毅来到哈军工担任翻译工作后的几年间,他为哈军工翻译了一大批的优秀外文资料,为哈军工以及国内的军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国内众多专家与陈赓的肯定。

1959年,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决定特赦一批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以及反革命罪犯与普通刑事罪犯。

在这次特赦中,由于陈赓的争取,沈毅的也有幸获得了特赦的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曾经身为死囚的沈毅,凭借自己的能力与数年的洗心革面,最终恢复了自由身,完成了从一个罪犯到哈军工教师的转变,真真切切地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努力。

这一切正是应了清代诗人龚自珍的那句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为祖国建设甘愿奉献的人才,我们的祖国才能够日益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