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超 聊城报道 通讯员 满在华 于雪

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且睿智。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激发教学研究活力,整合区域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片区教研共同体的交流互动。2024年6月19日下午,综合实践活动联片教研高质量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在东昌府区振兴路小学如期开展。东昌府区教科研中心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教研员孔宪平及花园路小学、 明达街小学、怡景小学等12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骨干教师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研讨由臧桂莲老师执教展示课《我为家乡代言》,她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课前,臧老师以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访问、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了解和调查家乡,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整堂课中,臧老师以“我们为什么要为家乡代言?大家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宣传家乡,我们作为学生代言团队应该怎样为聊城代言?”两个问题为引领,展开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形式的设计创意方案。孩子们分成摄影队、诗词队、视频队、手抄报队、课本剧队,各小组成员认真探讨、分工协作,将语文、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各学科知识融于一体,从风物聊城、文化聊城、活力聊城介绍了美丽的家乡。孩子们的课堂分享精彩纷呈,展示了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赢得了老师们的高度赞扬。

课堂上,臧老师非常重视教—学—评一致性,充分利用评价量表,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评价量表,从合作交流、方案设计、活动效果三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并决定把本组手中的五颗宝贵的金星投给哪个小组,评选出“我为家乡代言最佳小队”。评价是高效课堂的“武器”是学生管理的“枪杆子”,臧老师在评价时渗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加深对家乡的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深入地了解家乡的特色和魅力,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臧老师结合学情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本课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反思和自评。让老师们再一次明白了授课老师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策略。臧老师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和自评之后,各个学校的老师们分别对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或借鉴或反思。一方面对课堂上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课中需要改正的地方提出宝贵的意见,并且一起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如何做到学科融合,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束缚,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大家共研共进,对下一步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教研员孔宪平进行活动总结,对观摩课进行了精准的点评,充分肯定这次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明了方向。他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要逐步走向学科融合,引导学生把学到的各科知识进行整合、创新,将碎片化的知识与经验系统化,形成自己的观念和理念。教师教学要以新课标为依据,要以任务为驱动,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在课堂教学实施时,教师要有“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意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课程开发能力,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的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的背景下,振兴路小学将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