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6月10日是北约空袭南联盟结束25周年纪念日。今天,中国和塞尔维亚的友好关系被称为“铁杆友谊”,它建立在四大基石之上:一是两国人民抵抗侵略和遭受苦难的共同文化记忆,二是两国的政治伙伴关系,三是两国紧密的经济合作,四是全球地缘政治向多极化转变的共同愿景。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根本愿景,也代表了回归国际法和多边主义的希望。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亚历山大·米蒂奇
(Aleksandar Mitic)

贝尔格莱德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所研究员

25年前,北约悍然轰炸位于贝尔格莱德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三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今年5月初,习近平主席对三个欧洲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其中包括塞尔维亚。习近平主席说:“中塞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成为两国人民的共同记忆。”

有美国学者认为,大使馆遭轰炸一事对中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称之为“后贝尔格莱德”政策。他们认为,这次轰炸使中国官员改变了对美国单边行动威胁的认识,以及对美国在亚太等地区组建“志同道合者联盟”的态度。

科索沃是当年那场战事的中心。作为当地的战地记者,我亲眼目睹了192名平民在北约袭击中丧生。北约没有任何人因为这些死亡事件而受到过调查,更没有人因此而受到审判——因为那时正是“美国单极世界”的巅峰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弗拉基米尔的年轻人来到萨拉热窝,在组织抵抗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被称作“瓦尔特”,牺牲在1945年萨拉热窝解放的前夕。大约30年后,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再现了他的故事。这部电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外国战争片之一。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了解巴尔干地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这部电影也扮演了中国与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之间重要的文化桥梁。

事实上,从上世纪40年代的二战,到90年代的北约空袭,两国人民抵抗侵略和遭受苦难的共同文化记忆,是中塞“铁杆友谊”的四大基石之一。

第二大基石是两国的政治伙伴关系,不仅体现在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也体现在塞尔维亚在欧洲的特殊地位上。塞尔维亚是军事中立国,拒绝加入北约,也拒绝屈服于西方压力而制裁俄罗斯和中国。在北约空袭南联盟后,中国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在科索沃,阿族分裂势力得到了西方的支持;而在2000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中国政府发现,台湾和科索沃一样,也在为“单方面宣布独立”创造条件。

2008年,科索沃在美国和欧盟的策划下“单方面宣布独立”,这一行为得到了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承认,但却没有得到中国、俄罗斯等金砖国家以及大多数全球南方国家的承认。从那时起,西方一直试图推动科索沃“独立”合法化,从而使1999年北约的侵略合法化,因为北约的侵略正是为了给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铺平道路。在西方的巨大压力下,中国成为了塞尔维亚的坚定伙伴;塞尔维亚也承诺,在中国领土完整问题上,立场与中国保持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第三大基石是中塞经济合作。自2016年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塞尔维亚以来,中塞经济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发展迅猛。2023年,中国成为塞尔维亚的第一大投资国,而塞尔维亚前三大出口商均为中国企业。对于近期访问过中国的人来说,这些巨大成果并不令人意外。

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在北京和西安举办的一次研讨会。通过参观北京经开区的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我清楚地认识到,任何遏制中国技术进步的企图都注定要失败。德国奔驰汽车在经开区取得的成绩令人印象深刻。这事实上说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企图借“去风险”之名,减少与中国经济联系的策略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欧洲国家需要中国,德国总理朔尔茨不久前的访华之旅,以及习近平主席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频繁会晤,都证明了这一点。欧洲也需要中欧班列。我们在西安参观了中欧班列的起点。经由俄罗斯进入德国和其他24个欧洲国家的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已从2013年的80列增加到2023年的1.7万列。随着最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苏伊士运河的海运受到干扰,“一带一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更加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最后,第四大基石是全球地缘政治向多极化转变的共同愿景。这意味着世界秩序将以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为基础,而不再是“基于规则”。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是以西方对国际协定和决议的解释为基础。自冷战结束至今,这样的“秩序”对塞尔维亚的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这四大基石的基础上,在习近平主席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支持下,中塞两国正共同努力建设中塞命运共同体,从而将两国关系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未来的岁月中,习近平主席最近对塞尔维亚的第二次访问将作为中塞关系史上的里程碑而被人所铭记。建设中塞命运共同体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根本愿景,是回归国际法和多边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对军事联盟扩张和“冷战”论调的坚决抵制,也是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塞尔维亚航空近日宣布将开通直飞广州和上海的新航线,就是朝着这一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Four pillars sustain iron-clad friendship"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朱士琦、秦可亦有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www.chinawatch.cn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