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威市全力打好畅通渠道、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协同联动、“两书同达”等五套组合拳,高效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落地见效,保障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助力失信主体修复失信行为,重塑信用形象。

畅通信用修复渠道,严格落实《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和《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等规定,采取多种形式引导、鼓励、帮助失信主体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开通网络办理和窗口办理等线上线下通办渠道,由失信主体自主选择,引导具备条件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网上办”,实现修复过程“零跑腿”“不见面”。

同时,优化信用修复流程,不断改进、完善信用修复程序,明确信用修复方式和时限要求等,制订《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指南》和申请材料模板,在“信用中国(甘肃武威)”网站公示信用修复业务受理、告知、停止公示和申诉等流程的办理时限要求,为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指路、点灯、开门。部分单位推行信用修复“就近办”“一次办”,审查环节采取网上核实、书面核实、实地核实等方式,对当事人履行法定义务、纠正违法行为等情况就近核实,实现“全域受理、全局通办”。

压缩信用修复时限,确定专人及时受理信用修复业务,将“一审一核制”改为“独立审核制”,受理审核一人通办,对材料齐全、无需现场核查的修复申请,受理即办结,对于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和行政处罚信息等修复,进一步压缩受理和审核时限,启动信用修复“快车道”。承诺信用修复“延时办”“预约办”,为失信主体提供全天候修复服务。

此外,落实协同联动机制,对于武威市市场监管部门作出的经营异常名录、经营异常状态、行政处罚信息、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信用修复,由市场监管部门统一负责办理。切实解决“多头修复”问题,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推行“两书同达”机制,监管执法部门全面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各有关部门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主动告知行政相对人信用修复的条件、途径和程序,引导和帮助失信主体积极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及时开展信用修复,让失信主体第一时间知悉自己的失信信息可以修复,并获知信用信息修复的条件程序,有效激发失信主体的守信意愿,增强信用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内在动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的提高。(记者徐燕)

(来源:武威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