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大明,年号洪武,十三岁的嫡长子朱标被立为皇太子,举行了盛大册封典礼,并形成定制。那么这样一场隆重庄严,气势恢宏的明朝第一太子的册封典礼是怎么样流程,朱元璋又是怎样把无限的父爱和江山天下都留给朱标,而成为大明历史上辉煌的一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正式册封太子朱标的前一日,内使监官将洪武皇帝的御座及香案陈设于紫禁城(南京)奉天殿,尚宝司设宝案于朱元璋的御座前,侍仪司设册案和宝案位于奉天殿殿中,册案在东,宝案在西,另设诏案位于宝案之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奉天殿复原图

皇太子朱标在仪式中叩拜父皇朱元璋的拜位有两处,一处在奉天殿丹陛上的正中,另一处在奉天殿中朱元璋的御座前,全部面向北。其中在皇太子朱标位于奉天殿内的拜位东西设受册(宝)官,授册(宝)官之北设读册(宝)官员,全部面西而立,捧进(册宝)官员位于读册宝官之南,也面西站立,殿内另设受册宝内使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太子朱标位于殿外丹壁的拜位西侧设册宝亭一座,在册宝亭东侧设宫廷内官八人。于殿内之西设承制官员的承制位,殿门外东北设宣制官的宣制位。殿内之东设捧诏官员,殿内皇太子拜位之北东西相向设内赞官员两人,丹陛上南侧的东西设赞礼二人,相向而立。文武百官的拜位位于丹樨处,百官的拜位之南设知班二人,知班之北还要设纠查百官仪表的御史二人,东西相向而立,注视百官,纠察仪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册封大典正式开始前,文武百官早早的齐聚位于午门,文官侍立于文楼之北,面西而立,武官侍立位于武楼之北,面东而立。外藩使臣,僧,道,耆老(德高望重绅士名人)侍立文官之南,面西侍立。在奉天殿丹陛之西,设殿前司班,指挥司官员三人,面东而立。丹壁之东设宣徽院(掌管郊外祭祀、朝廷会议和宴会的操作的礼仪官)三人,面西站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侍从班官员中的文官(包括起居注官员,给事中,殿中侍御史,侍仪使,尚宝卿)侍立位于大殿之东,侍从班武官(各指挥使)侍立于大殿之西。拱卫司官二人侍立于奉天殿中门的左右,典牧官二人位于仪仗马队之南。设宿卫镇抚官二人侍立于丹墀(丹壁之间的台基中)阶前,东西相向而立。

设百户二十四人位于宿卫镇抚之南,也是东西相向而立。再设千户八人,站立于大殿东西门的左右。殿上设将军二人,丹壁的四方各隅设将军四人,四人全部东西相向而立。奉天殿门前左右设将军六人,奉天门之左右再设将军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丹陛南北,站立鸣鞭侍卫四人,南北对立。设引文舍人四人引导文武官员,位置在文武百官侍立之位的北边,东西相向而立。设引使舍人两人负责引导僧,道,耆老,位置在引文舍人之下。礼部官员会同内使监官将册封太子诏书安奉在殿内诏案上,并在册宝亭的匣盝内取出太子册宝,安置于殿内册,宝案上。册在前,宝在后,内使官员共同将册宝亭抬起交接给礼部官员,并有内使监官守护。

册封皇太子大典正式开始后,清晨太阳刚刚生起,奉天殿燔炉檀香燃烧,烟雾缭绕,整个奉先殿广场宛如九天台阁,随着肃穆而缓慢的一通大鼓敲响,金吾卫甲士开始列阵于午门外东西两侧,旗仗队列于奉天门外东西两侧,拱卫司陈列的仪仗从丹陛的东西一直绵延到丹墀的东西两侧,卤薄车辂陈列于文楼,武楼之南,典牧官将仪马队引导到车辂之南。虎豹,宝象安置于奉天门外,管理韶乐的和声郎开始进入奉天门,陈乐于丹墀之南。拱卫司还要备齐皷乐,仪卫,仪仗于奉天门外,准备等候一会迎送册宝前往太子的东宫,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和各司执事官员各就各位,做好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咚咚咚”!第二通大鼓威武的敲响,文武百官按规定开始整齐的排列于午门外,尚宝卿携侍从,侍卫官身着器服前往谨身殿奉迎册宝。

此时急切而震慑环宇的第三通大鼓敲响,侍仪官员上报御用监,奏请身着天子衮冕的洪武大帝朱元璋驾临谨身殿,启请身着冕服的皇太子朱标前往奉天门就位。引班,引使官员引导百官,藩国使客,僧,道,耆老等进入奉天门,前往丹墀处的拜位侍立。侍仪告知大典各司官员,皇帝乘坐的御舆已出谨身殿,各司职命。尚宝卿也在侍卫官员的引导下捧出印宝,沿途所经路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大乐起,仪仗旌旗招展,庄严肃穆,朱元璋在紫烟缭绕的奉天殿临朝升座,大乐即止。将军上前卷开御帘,尚宝卿将宝册置于宝案,册案。执鞭卫士鸣鞭报时,引礼官员四人引导皇太子朱标从奉天门的东门进入奉天殿广场。大乐再起,朱标从奉天殿丹壁东阶而上进入奉天殿的东门先行叩拜父亲洪武皇帝,而后由内赞官接引下,朱标前往大殿前的丹陛拜位,内赞官员分立于太子拜位的左右,乐止,一片肃静。捧受册宝的内使由丹壁西阶上到殿前,在丹陛的拜位处站立。知班官员在丹墀中赞唱“班齐”,内赞官赞唱:“鞠躬,拜”,此时大乐乐起,百官跪拜,皇太子朱标在奉天殿丹壁的拜位上行跪拜礼,平身后乐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赞官唱:“承制官稍前”,承制官上前立于殿西。内赞唱:“跪”,承制官跪,赞:“承制”。承制官由奉天殿殿中门出殿,立于门外,称:“有制!”赞礼唱:“跪”,皇太子朱标再跪。宣制官云:“册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宣制完毕,赞礼官赞唱:“俯伏兴(伏地而拜起身),平身。”承制官由奉天殿西门进入大殿。跪于殿西云:“传制毕。”复立于大殿西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赞礼赞唱:“鞠躬”。大乐乐起,皇太子朱标鞠躬后俯伏再拜,兴起平身后乐止。赞礼官赞唱:“行册礼”!乐作。引礼官引皇太子朱标由奉天殿东门而入,引礼官不得进入,立于门外。由内赞接引朱标到达洪武皇帝御座前的拜位,此时乐止。内赞赞唱:“跪”,皇太子朱标跪于朱元璋御座前的拜位上。赞唱官员接着赞唱:“受册宝”。捧册宝的官员册案前跪下,捧册官将册捧授于读册宝官,内赞官赞唱:“读册”。读册宝官跪读立太子之诏册,读毕将诏册卷好,交于宣国公丞相李善长(李善长担任大礼使,兼太子少师)。丞相(成为定制,朱元璋废丞相后无此环节)将笏(上朝记事用的笏板)插入朝带(谓之搢笏,以示尊重),接册。内赞赞唱:“搢圭(将象征王权的玉圭插入玉带)。”皇太子搢圭后。赞礼唱:“授册”。丞相李善长手捧诏册跪授于皇太子朱标,捧受册宝的内使跪于皇太子朱标的西侧捧授诏册,起身后立于皇太子西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捧册宝官接着跪于大殿的宝案之前,捧太子之宝交授读册宝官,内赞官赞唱:“读宝”。读册宝官跪读,将宝放好,捧授于丞相李善长,丞相受宝跪授于皇太子朱标。捧受册宝的内使跪于皇太子朱标的西侧捧宝,平身后立于捧册内使之后。

内赞官赞唱:“出圭”(从腰间的玉带上取出玉圭),皇太子出圭后,内赞赞唱:“俯伏兴,平身”。皇太子跪拜平身后,内赞赞唱:“复位”。乐作奏乐,内使捧册宝在前,内赞官引皇太子出奉天殿东门。由引礼官接着引皇太子前往殿外丹陛拜位复位,乐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圭

内使将册宝安置于册宝亭盝匣中,退立于丹陛之东,赞礼官赞唱:“鞠躬,拜”。乐作,皇太子四拜,平身后乐止。内使一同抬起册宝亭前行,引礼官引导皇太子朱标由丹陛东阶而下,乐作,出奉天门后乐止。

内使们抬着册宝亭从奉天门东门出前往西道。在仪仗和鼓乐的前导下,文武百官迎送前往东宫。册宝安置于大殿,皇太子降阶。礼部尚书跪奏用宝,并来到案前将册立诏书打开,尚宝卿在诏书上用宝。

礼部尚书启奏将诏书前往赴午门开读,捧诏官手捧诏书由中门出,奏乐,引礼官引到文武官员出奉天门迎诏,乐止。诏书在午门外开读,以昭告天下。之后文武百官跟随诏书前往中书省,颁行于天下。执事入报侍仪官员,礼毕。侍卫鸣鞭,洪武皇帝起身离开奉天殿,奏乐,皇帝还宫后乐止。

这仅仅是册封太子仪式开端,之后皇太子正式朝谢中宫皇后。朱标册封皇太子后,内使监官在中宫大殿上设马皇后宝座,皇太子朱标的拜位分别设在殿庭正中和宝座前两处。设内赞官二人位于殿上的拜位东西两侧,司赞官二人位于殿前拜位东西两侧。皇后卤薄陈设仪仗于殿上的东西两侧,侍仪侍立于大殿左右,乐工陈设乐器于殿庭之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太子在外朝奉天殿受册封完毕后,司礼官引导皇太子身着冕服来到中宫外门,面东而立。内使监官奏闻马皇后,皇后首饰祎衣(最高形制的礼服)出后殿,殿庭之上奏乐,马皇后在大殿御座升座,乐止。引礼官引皇太子由中宫大殿东阶而上,乐作,侍立于在殿前丹墀拜位,乐止。司礼官分立于拜位前,赞唱:“鞠躬,拜”。乐作,皇太子朱标四拜,平身后乐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司礼官引导皇太子朱标由中宫正殿的东门而入,乐作,来到殿内的拜位时,乐止。内赞官赞唱:“跪”,皇太子跪。恭谢中宫生母马皇后曰:“小子朱标兹受册命,谨诣母后殿下恭谢”。恭谢完毕后。内赞赞唱:“俯伏兴(叩拜)”。皇太子叩拜后平身。司礼官引皇太子由殿东门出,乐作,前往大殿外的拜位侍立,乐止。司赞唱:“鞠躬,拜”。乐作,皇太子向马皇后行四拜礼,乐止,司赞官赞唱:“礼毕”。内使监官向马皇后奏请马皇后还宫,马皇后起身,乐作,还宫后乐止。内使监官引礼皇太子出中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皇母后都行礼完毕,就要接受兄弟们的朝贺了,下一个环节就是诸王贺东宫。内使监官在太子东宫设皇太子宝座,侍仪司设诸王拜位分别在东宫大殿的庭阶上和殿上正中两处。赞礼官二人位于殿庭处诸王拜位的东西两侧。设内赞二人于殿内的诸王拜位的东西两侧。文武官员侍立于殿庭东西,将军六人位于殿门的左右,拱卫司设太子仪仗于殿庭的左右,乐工设乐器于宫门之外,等皇太子朱标恭谢中宫行礼结束后,引礼官员引导诸王身着便服前往东宫门外,面西而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