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曾为很多人题过词,其中不乏战斗英雄、烈士和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以及社会各界精英和外国友人等。

在毛泽东的众多题词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向雷锋同志学习”、“为人民服务”等。其中,他曾两度为烈士刘胡兰题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在当时社会中,毛泽东为烈士题词已经成为了一种人们十分热衷的惯例。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1954年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时,人们也特别希望他为董存瑞烈士题词。

当时,朱老总党和国家以及军队领导人,在高度评价董存瑞烈士自我牺牲精神的同时,都纷纷拿起笔为他题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所有人都满怀期待,希望毛泽东能为董存瑞烈士题词时,他却在一番思考之后说道:“我认为有些不合适。”而多年之后人们才理解背后的深意。

自1940年11岁的董存瑞参加儿童团开始,他就加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的战斗意志和抗日精神都深受上级的赏识。

在董存瑞13岁那年,他以勇敢无畏的精神,保护区委领导躲过了日军的追捕,被人们赞誉为“抗日小英雄”。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16岁的董存瑞以民兵身份,报名参加了当地的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加入八路军,在历次战斗中表现得十分英勇,历任副班长和班长等职务。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董存瑞在战火的洗礼下不断成长,期间立过三次大功和四次小功。同时,还荣誉了三枚勇敢奖章,以及一枚含金量极高的毛泽东奖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3月,董存瑞以优异的表现通过组织审核加入我党。对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苦孩子而言,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比任何奖章都值得骄傲。

次年5月,我军为了取得战役主动权,在冀热察一带向敌军发动了攻击,这便是赫赫有名的冀热察战役。

彼时,董存瑞所在部队在解放隆化城的过程中受阻,当战斗打到胶着状态时,敌人躲在桥型暗堡中向我军疯狂射击,致使我军出现了非常大的伤亡。

关键时刻,负责攻坚的董存瑞不惧敌人的猛烈火力,抱起炸药包向着桥型暗堡冲去。在艰难地抵达桥下时,左腿不幸中弹负伤。

为了尽快炸掉敌人的碉堡,董存瑞试图将炸药包安放在桥下。但由于桥下的石壁过于光滑,根本无法起到支撑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千钧一发之际,董存瑞听见了冲锋号的声音,情急之下他决定单手撑举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当做支架。

随着一声震天彻地的巨响过后,敌人的桥型暗堡轰然倒塌,年仅19岁的董存瑞也随之牺牲。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壮举经过报道之后,他很快就成为了人民心目中,备受敬仰的全国战斗英雄和模范党员。

为了纪念董存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在解放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1954年隆化人民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两年后在董存瑞烈士陵园扩建时,又修建了一块巍峨的董存瑞纪念碑。按照当时的惯例,隆化人民特别希望毛泽东,能为这位战斗英雄题词。

负责此事的冀兴坡万分激动,可惜最终却只拿到了朱老总的题词。后来他才了解背后的深意,原来毛泽东认为董存瑞是军人,让朱老总为他此题才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