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头条改版需要使用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即可点击右上角的×号关闭继续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6月上旬,莫迪成功接任印度总理。俗话说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就在他接任的第五天,莫迪就将自己的第一把火烧向了中国。

而在刚刚过去的5月,莫迪还表示愿意同中方就藏南地区展开和平谈判。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刚刚重登总理宝座的莫迪就自食其言,不但在地图上变更了藏南地区的30多个地名,还抢先派出军队入驻争议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那么,莫迪这种“改名”行为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政治深意?

藏南问题的由来

在重新接任印度总理后,莫迪一改之前选举期间和平谈判、邻国友好的伪善面目,开始屡屡对中国做出挑衅

他不但对藏南地区做出改名,强行派军侵吞,还主动回应赖清德的“台独”言论、插手中菲的南海争端,对中国的多个边境问题做出挑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莫迪就可谓把中国的“雷区”踩了个遍。除去在国际社会上刷“影响力”的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作为中印矛盾的核心,藏南问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自古以来,藏南地区就一直属于西藏的传统行政管辖范围,当地居民是纯正血统的藏民,而文化与宗教信仰也都是标准的藏民风格达赖活佛六世转生的仓央嘉措的故乡达旺也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清末时期,这里都一直是中国的合法土地。然而,伴随着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中国无暇照顾边陲地区。英国人在1914年炮制了一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作为中印边界的划分准则,将藏南归入了英属印度。

不过,面对这种毫无依据的侵略行为,中国的历届政府均未对此做出过承认。因此,英属印度虽然实现了地图开疆,但藏南地区的土地依旧牢牢掌握在其合法主人西藏地方政府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中国内战进入到了最为激烈的阶段,而刚刚独立的印度就迫不及待地宣布“继承”英属印度的法理,出兵藏南,通过武力手段赶走了当地的西藏政府官员,侵占了我国约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解放军曾一度收复过藏南地区,并在当地重建统治。但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中国将防御的重心放在了北部边陲,并削弱了藏南的守军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趁着中国撤军的间隔,印度重新占领了藏南,并在1972年成立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又在87年更名为“阿鲁纳恰尔邦”。为了防止中国军队卷土重来,印度还向此地大肆移民和驻军。

面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印度不但充耳不闻,还经常越线设点,通过进攻性防御政策,不断在实控线上蚕食中国领土,部分哨所距离甚至到了和中国哨所只有几百米距离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12月,中国边防部队在藏南的达旺地区遭到数倍印度军人的非法越境偷袭,双方使用木棍、金属管等武器发生激烈战斗。

莫迪的政治作秀和藏南问题的激化

冲突发生后,早有蓄谋的印度立刻将大量装备重型武器的军队部署在争议区边境,还立刻组织了大量外来人口移民藏南地区,改变了当地的民族构成,实现了对藏南地区占领的既成事实。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一直伸张自己对藏南地区的主权主张,并主动发起了多次边境谈判,力求和平解决边界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印度利用中方和谈的善意,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无耻侵占,还在不断强化自己在侵占区域的统治根基。莫迪为了选票,还曾在今年的三月份冒险进入争议区域“视察”和参加隧道项目的揭幕仪式。

与此同时,印度再次向边境地区增派了一万兵力,使得印度在争议区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六万余人企图通过军事施压,迫使中国方面在藏南的争议区域做出让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回应印度,中国民政部的网站在今年3月30日发布公告,再次对藏南地区的地名做了标准化处理,强调中国在藏南地区的合法行政主权。

在5月7日,中国时隔18个月恢复驻印大使的任命。新任驻印大使徐飞洪在中英的联合采访时表示,莫迪主动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表达了他愿意以和平谈判来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时间刚刚过去一个多月,莫迪就再次变更了自己的对华态度,不但积极回应赖清德的“台独”言论,和菲律宾就南海问题达成“合作”,还做出了在G7会议上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等不当行为。

印度特殊的政治环境

莫迪对华政策的频繁变更,和印度自己的政治环境离不开关系。

众所周知,靠着印度教教徒上位的莫迪一直实行的是“宗教治国”,面对国内爆发的各种突发情况,“引外患解内忧”自然成了他的治国良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莫迪的在任期间,印度经济虽然出现了快速增长,但是这和印度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他们依旧还在忍受持续的高温、肮脏的水源、辛劳的工作和微薄的收入。

因此,印度既希望争取中国力量发展其自身的工业和科技基础来实现印度的富强,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中国一争长短,借此掩盖印度国内的各种社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本次大选莫迪和印度人民党的“虽胜犹败”,也让莫迪迫切地想要通过藏南问题转移国内矛盾,并试图通过国际舞台的“表现”来捞取欧美国家的援助。

曾经在2014年凭借压倒性优势上位的莫迪,其领导的人民党如今竟然在印度人民院只拿下了240个席位,要靠着盟友的帮助才成功占据了半数席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争取更大的主动性,莫迪迫切地需要在一些“国际表演”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来实现其收买民众的政策,避免自己的执政党无法有效推进内政和外交的议程。

面对民众的质疑,莫迪可能会加剧印度的极端民族主义,也可能会放弃目前宗教高于国家政治、民众自由的政策。但无论如何,莫迪最急切的事情都是获取更多的经济支持来把握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印度的投资环境可谓是“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外资的在印投资,往往面临着无法变现、收益只能在印度消费等问题,印度自然也就成为了国外投资者最为憎恶的投资目标之一。

在莫迪治下的十年,印度富豪和精英们实现了自己财富的快速增殖,他们十分热衷于打造“印度制造”以取代中国,并认为中美博弈将会给印度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多分析专家表示,印度目前糟糕的投资环境意味着除了苹果、谷歌等后台强势的美国大企业外很难吸引到海外投资,仅仅依靠印度本土企业的发展来实现印度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希望十分渺茫。

结语

从莫迪上任以来,其推行的印度极端民族主义加剧了中印的紧张局势,而印度方面一直通过各种国际矛盾来转移或掩盖自己国内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本质从未改变

在发现大选不及预期后,莫迪就迅速挑衅中国,还罔顾联合国会议上一再强调的“一个中国原则”和赖清德眉来眼去,在多个边境问题上对中国底线一再发起冲击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恰逢当下美国通过北约、欧盟、G7等多个国际组织对中国加大围堵和制裁,中国周边的南海问题、台海问题甚至半岛问题都出现了紧张局势,莫迪也跳出来重申藏南问题,企图趁火打劫、火中取栗。

对于藏南地区的“重命名”,就是在强调本国对于当地具有合法统治的“法理”。莫迪的“改名”行为,就是企图用中国不承认的非法条约,在中国自清末继承的合法土地上实现印度侵略行为的合法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中国虽然面对美国的挑衅和针锋相对显得略有疲软,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完整的决心,而且中国手上还有很多可以针对印度的牌,莫迪政府想要火中取栗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无论是中缅经济走廊、一带一路,还是反制印度的“珍珠链”战略,中国面对中印边界问题除了军事手段外的其他应对措施虽然存在压力,但并非手足无措印度这种装腔作势的行为无法阻止中国维护祖国一统的决心。

参考文献

中国青年网——《[解局]印度大选结果出炉,为何说莫迪“虽胜犹败”》2024-06-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日报——《新任驻印大使:中印两军已在边界西段4个点位实现脱离接触,中印边境局势总体稳定可控》2024-05-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印度外长回应中国重新命名藏南地区地名:改名字不会有任何好处》2024-04-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