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妈北京之行的主要到天安广场看升旗,6月8日早上4:46分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升旗的那一刻,是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梦想。在老妈83岁,终于图了这个梦。

故宫是此行的第二站。故宫门票要网上预约,我花费了整整一个小时才约到了三张门票。11:30准时安检,走过金水桥从宫门进入故宫。来北京第一天下雨,而第二天则高温。从安检到故宫历时半个多小时,当时出了很多汗。考虑到老妈的身体原因,刚进故宫门我们就选择在树荫休息。我们还都穿上了具有中国元素的服装,以此表示对故宫的重视和应景。

刚休息没到两分钟,突然间见老妈头向后仰,喉咙里发出咕咕的声音。我们吓坏了,急忙开始掐人中和虎口,老妈清醒过来问她怎么了,她说啥也不知道,而且反应有点迟缓,精神状态有点蔫。因为老妈有长期的高血压,心脏做过支架手术,非常担心她的健康问题,于是急忙找工作人员想返出故宫。可工作人员说规定故宫入口只进不出,最近的出口也是过午门之后,从东华门出,打车也很方便。于是我们往前走了一小会儿,但看老妈的状态还是蔫蔫的,心里害怕极了。于是又找到工作人员协商,他说故宫里没有医护人员,也不能折返,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打120,于是我们果断打了120。

在等待120期间,怕是因为气温高中暑,于是给老妈买了冰果、扇扇子、打伞降温,又喝了一些水,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仍然不见120。沟通了几次救护车一直在来的路上,因为在故宫里,不像在其他的地方,不能鸣笛,也不能快开,因为都是游人。而且大部分都是老人,很多都坐着轮椅,还有小孩子。心里一边祈祷老妈不会有事的,一边焦急等待救护车,这时候我才深深体会到什么叫煎熬。

大约半个小时,救护车辆缓缓的开来。在故宫的旅游景点里出现了救护车,游人们都很诧异,很多游客都驻足围观。把老妈扶上了车,大夫要求我们在车外等候对老妈进行了检查。身在异地他乡遇到了老妈的紧急情况,心慌的很,在东外不停的走着。这时医生开窗和我们进行了沟通,说老妈暂时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心跳有点过缓。于是我向医生讲老妈前一晚由于心跳过速,中午多吃了两片调节心率的药,大夫说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引起的心跳过缓、血压过低而导致的脑部缺氧。医生建议去就近的医院去治疗,我上了车,救护车在人群中慢慢的驶出了故宫。

这时老妈已在吸氧输液,进行心脏的监测,人已经很清醒了。但我们还是不放心,听了医生的建议到了就近的协和医院进行就诊。来到了医院优先挂号,测量了血压,做了心电图,这时北京急救中心的大夫也一直在,他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不要着急。和医院进行了交接,心电图的结果,大夫诊断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就是因为过量的服用了调节心率的药导致的。如果担心脑部缺血,就要再进一步检查。于是我们在急诊室耐心等待就诊,医生给的建议是抽血化验,一个半小时左右会出结果。交钱进行抽血化验,之后就在大厅里耐心的等待。老妈还是很虚弱,于是坐在大厅的椅子上,我把手放在老妈的脑后,让她枕着能休息一会儿,舒服一些。共有三个化验单,陆续的出了两结果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耐心的等待到第三张化验单。将近一半个小时终于出来了,贴上找医生看结果,医生最后的结论是:“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警告老妈服药一定要注意,不能自己擅自服药,特别是过量服药会导致血压降低,也会有很大的危险。

总算是有惊无险,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于是打车回宾馆休息。因为还有第三天的行程颐和园,在这个间歇我取消了颐和园的门票预约,同时也改签了车票,准备第二天就回家。

虽然这次旅游行程没有圆满完成,在故宫里还叫了120,去了医院就诊,但总归是有惊无险。一切都是最好的,平安是福。

作者简介:凌雁,女,1969年出生,辽宁省鞍山市人,文学爱好者,心理咨询师,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作品发表于各大网络平台。

(责任编辑: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