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辉勇猛善战,但杨秀清很少让他出征,而是雪藏起来。杨秀清底气不足,担心韦昌辉建立战功,对自己构成挑战,结果未能如愿,反而加剧了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55年,李开芳以400兵马迎战僧格林沁万余清军,坚守冯官屯数月。僧格林沁采取水攻战术,淹没村庄,俘虏李开芳,北伐全军覆没。

李开芳押送燕京,写下一份供词,对太平天国将领的军事能力进行一番点评。

史载:“萧朝贵第一通兵法,其次韦正,贼头罗大纲、萧朝贵常出打仗,杨秀清少出,韦正有时出,萧朝贵厉害。”

李开芳看来,萧朝贵最厉害,精通兵法,与罗大纲经常外出打仗;韦昌辉也熟悉兵法,有时也带兵出征;杨秀清则很少打仗。

至于石达开,李开芳并没提到,原因很简单。林凤祥、李开芳纵横沙场时,石达开还没冒头,虽说石达开是“首义五王”,但戏份很少,因为石达开得罪萧朝贵。

韦正,即是韦昌辉,李开芳眼中的猛人,熟悉兵法,可以带兵出征。但是,杨秀清掌权时代,韦昌辉很少挂帅出征,直到1856年才让他去江西作战。

金田起义,谁给的资金最多,当然是韦昌辉了。没有韦昌辉支持,太平天国能否兴起都是个问题。带兵打仗,韦昌辉、韦俊兄弟都特别厉害,这也是事实。

韦昌辉有能力,有资源,对杨秀清而言是个巨大挑战。不可否认,杨秀清也是一代枭雄,但对韦昌辉则底气不足,东王担心北王通过战功树立威望,影响自己地位稳定。

太平天国,类似一个股份公司,“首义六人”都是凭借特定的“股份”参加金田起义,一起把太平天国这块蛋糕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秀全是倡导者,虽说没有参加早期艰苦创业,但象征意义很大,无可替代。冯云山是实际创始人,拉人、颁布规章制度,为太平天国建立提供样本。

韦昌辉家族背景雄厚,不但拉来众多族人,还是最大投资商。金田起义需要的资金与武器,基本是韦家搞定。石达开,客家人中为威望很高,客家人则是太平天国的人力基础。

杨秀清、萧朝贵没啥家族背景,之所以能上位,主要凭借“下凡”,杨秀清是天父,萧朝贵是天兄。当然,萧朝贵身体素质好,作战勇猛,又熟悉兵法,这也是一大优点。

有多大的贡献,就拿多大的蛋糕,这是铁定的规律。如此,永安封建制时,太平天国总计任命4位“军师”,实际负责军国大事: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

进军途中,冯云山、萧朝贵相继阵亡,军师只剩下2位。如此,杨秀清、韦昌辉直接交锋,矛盾由此而来,且难以解决。

杨秀清想大权独揽,第一个要削弱的对象就是韦昌辉,把本该属于北王的权力逐渐转移到东王手中。如此,韦昌辉掌握水师,以及京师卫戍权力,都被杨秀清以“天父”名义剥夺。

对韦昌辉而言,杨秀清属于来路不正,所谓的“天父下凡”根本就不存在。韦昌辉承认“天父下凡”,归根到底是担心拜上帝教分裂,自己贩卖家产支持的太平天国运动毁于一旦。

凭借不存在的“天父下凡”,杨秀清得以掌握大权,但内心不安。因为,一旦韦昌辉、石达开这些实力派撕破脸,铁了心掀桌子,不承认天父,杨秀清就面临人设崩塌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秀清知道,仅凭天父不足以支撑东王基业,必须要培养自己的力量,并想办法把韦昌辉、石达开边缘化。如此,太平天国北伐以及早期西征,根本就没有韦昌辉与石达开的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