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广元市城管执法支队顺应城市管理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现代化,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秩序。”6月20日,在广元市城市文明建设媒体见面会“城市治理”专场集中采访活动中,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城市文明的基础。社区治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高不高;社区文明水平的高低,也是检验城市文明建设工作深不深、实不实的重要标尺。

刚柔并济,推动精细管理

城市管理是一项技术活,它反映的是执政者的治理水平和能力。广元在城市管理中既要立足维护正常秩序要求,有刚性的约束制度、办法去执行;又要从实际出发,处处体现为民情怀,这样才能把管理做深做细,让社会认可、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此,广元在管理上针对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期盼,突出做到“三为”和“三不为”。

法治为先。修订完善建筑垃圾处置、街道分级分类、犬只管理等办法10余个,推动广告招牌设置、市容环境卫生、车辆停放规范管理。

服务为要。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制定城市管理惠企便民“八条措施”,适度放开商圈外摆,优化调整潮汐停车路段25条,缓解停车难、停车乱。

常态为本。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抓好占道经营、广告牌匾、车辆停放“秩序三乱”,垃圾乱倒、施工扬尘、车辆撒漏“环境三脏”,小广告、噪音油烟、流浪犬只“生活三烦”治理,通过长期坚持,当前城市美誉度大幅提升。

“三不为”,即不滥用自由裁量权、不过度执法、不违法执法。

多元参与,推动齐抓共管

一个城市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坚持“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不断转变思维观念,推动城市治理方式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转变、从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变,从“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积极发挥政府作用,以城管委为“龙头”“街长制”为载体,统筹协调市区包街包段部门主动治理、协同治理,督促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下好沿街商户联盟自治、社会组织辅治、街长制单位共治、综合执法法治“四步棋”,常态开展“城管进社区”“城管开放日”,让城市管理融入日常、干在经常、服务于平常。

探索管理机制。实施“城市多元治理制度”,以“街长制”为统领,建立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统筹协调机制,督促街长制包街包段责任单位加强巡查。市区街长单位、片区城管执法队员落实到街面一线,做到包联到片、责任到人、巡查到岗,劝导沿街商户、单位落实“门前五包”。

抓好融合管理。推进“街长制+网格化”管理融合,实行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市区街长单位、片区城管执法大队协同配合开展市容环境联合巡查,集中治理违规停车、倚门出摊等违法行为。

引导群众参与。通过“城管五进”、城管开放日等形式,邀请公众参与决策,建立常态化的意见听取机制,把公众和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

科技赋能,推动智慧管理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推动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以管理智能化牵引管理现代化,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搭建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民生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延伸数字化管理触角。以网格化为基础,以事部件为核心,拓展丰富生活垃圾分类、街面市容环境卫生、车辆停放秩序、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户外广告牌匾设置“数智”应用场景,将管理“触角”延伸到城市管理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人员。

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机制,使城市治理和服务更加智能、精准,高效回应和解决民生诉求,提升城市管理的灵敏度和效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城市管理类工单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