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冰是一名初一女生,思维敏捷,表演能力强,偏激易怒。阿冰对爷爷的过世有着强烈的内疚感,疏离自己的奶奶,厌恶言行举止神似爷爷的大姑。独自一人时,经常跪在地上,呆呆望着天空,对爷爷诉说心事,甚至想过轻生,外向开朗的表面潜藏着深深的不安、内疚、后悔等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校和同学人际关系一般,因为表演能力强的缘故,多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得到同学的喜爱,但有时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偏执,与同学争辩,让同学不敢接近。此外,她总觉得经历了太多,自己的心理年龄比同学们大,觉得同学幼稚,表面嘻嘻哈哈的,但隐藏着淡淡的忧郁。

父母由于工作关系分居两地,随母居住,父亲在江西老家,母亲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爷爷在她一岁多时过世,爷爷在世时非常疼爱阿冰,经常抱着她,逗她玩。

阿冰在提及爷爷的话题,想到爷爷的时候,反应非常强烈,而且不安、内疚、后悔的情绪主要源自爷爷的去世对她的影响以及她对爷爷去世的扭曲认知。

阿冰自述:“爷爷去世的时候,我才一岁,可是我非常内疚后悔的是,家里人说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在笑。爷爷那么疼爱我,他去世的时候,我怎么可以笑呢?我真的很对不起爷爷!”

行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和诱因,平时疏离奶奶,厌恶大姑,独自跪地对爷爷道歉诉说心里话的背后,都是阿冰自己内心对爷爷去世而感到不安、内疚、后悔心理的外在表现。

去世是生命历程中无法避免的环节,然而,去世是一个禁忌谈论的话题,人们会用各种仪式悼念丧失的亲人和朋友,正面谈论的却很少,尤其是小孩。即使亲人离去了,他们也是避免让孩子了解更多,因为孩子还小,对孩子的影响不大,如阿冰的父母,有时看到阿冰提及爷爷时候异样的表情时,总是一脸不在乎:“孩子,你还小,爷爷走了很多年了,不要再想了,好好学习吧!”

一般人认为三岁之前发生的事情,孩子是没有记忆的,但也有人说:孩子只是因为没有表达能力也无法表达,但是深刻的情绪体验和情感依然在孩子心里刻下。虽然如此,阿冰的早期记忆,当然更多的是后来家人的一句无意的聊天:“爷爷过世的时候你竟然在笑呢,爷爷当时可是非常疼爱你的啊!”这句话在阿冰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不安、内疚、后悔的情绪导致了病理性记忆。的确,孩子稚嫩的内心世界不应蒙上去世的阴影,但禁止与隔离反而会让孩子内心更加困扰,如何告诉孩子什么是去世,如何正面面对亲人的逝去,减轻孩子因亲人离世内心焦虑不安等情绪,非常值得研究。

我通过阿冰的自我陈述让其释放压抑内心已久的不安、内疚,以正面的共情去接纳和理解她,让她感到我是值得信任的,可以放心说出藏在心里已久的秘密。在深入沟通的过程中,阿冰边说边哭,哭得非常厉害,撕心裂肺,让人心疼。她说:她曾经跟妈妈讲过,妈妈让她忘记,她也一直努力忘记,但是忘不了,很努力做个乐观的女孩,但是越这样,有时候就越疼痛,想到爷爷的时候情绪就越难以控制。那次,她整整哭了十多分钟,像个泪人一样,我在旁边静静地陪伴,适时递过去纸巾。

在倾听中我了解到阿冰与同伴关系不是很融洽的原因,她经历过了太多,所以她的心理年龄比同龄人成熟。有些时候他们觉得好笑的,她觉得很幼稚。原来疏离奶奶是觉得爷爷太孤独了,很希望奶奶去陪伴他。在阿冰的印象中,她很厌恶自己的大姑姑。问及原因,说不上来,但就是一看到就厌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倾听中我了解到阿冰与同伴关系不是很融洽的原因,她经历过了太多,所以她的心理年龄比同龄人成熟。有些时候他们觉得好笑的,她觉得很幼稚。原来疏离奶奶是觉得爷爷太孤独了,很希望奶奶去陪伴他。在阿冰的印象中,她很厌恶自己的大姑。问及原因,说不上来,但就是一看到就厌恶。

“大姑是否与爷爷长得很像?”

“外表不像。但能在她身上找到爷爷的影子。言谈举止像爷爷!奶奶她们都说过虽然大姑长得不像爷爷,但是很多行为和处事方式很像爷爷。”

我:爷爷过世的时候,你几岁啊?

阿冰:一岁。

我:你见过一岁的孩子笑吗?

阿冰:刚好隔壁家有个小女孩,现在一岁多。真是奇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我:那她的哭与笑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反应,还是因为她感觉到了别人对她的喜欢或讨厌呢?

阿冰: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感受到呢?

我:就是啊,那么小,一岁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不懂的,哭笑更多是因为自己饿了,饱了,与周围的环境关系不是特别大。

阿冰:好像是哦。

我:那你想想,一岁时候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去世吗?

阿冰:应该不知道。

我:如果刚好身边有人过世,可一岁的孩子看到了,还笑了,是孩子对逝去的人的不尊重,不孝的表现吗?

阿冰:这肯定不是啊!

我:那你觉得孩子的笑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啊?

阿冰:应该是无意的。

我帮助阿冰建立了合理的认知,阿冰的心里轻松了很多,脸上也开始有了浅浅的微笑。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让阿冰学会坦然面对爷爷过世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解决与奶奶、姑姑、同学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尝试面对与改变。引导她放下对爷爷的牵挂,开始用一颗平常心来怀念爷爷。当阿冰坦然地接受爷爷去世时,她感到了从前没有过的轻松。之后,又让她尝试与奶奶、姑姑等对话,并引导她如何将学会的应对方式应用在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忆重组干预一个多月后,阿冰再次提起爷爷的时候已经坦然很多,情绪也平静了,坦言好像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胸口也没有那么闷了,虽然依然有时会怀念爷爷,但内疚感减轻了,面对奶奶和姑姑时也不会那么情绪化了,和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许多,脸上的笑容明亮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