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顶级的科学家不仅仅在研究院还有的在精神病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让很多人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精神病人的世界,真实的精神病院和里面所记录的所差无几,一念之差,便是天才和疯子的界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上海,这家精神病院的真实影像,超乎了所有人的认知!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历史上很多天才都曾患有精神病,比如画向日葵的梵高,了解的人可能都知道他曾疯狂的割掉了自己的左耳、还将自己关进了精神疗养院,除此之外,还有贝多芬,有着双向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

还有米开朗基罗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从小就没有朋友、典型的社恐,还有那人尽皆知的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中年时曾患抑郁症,一时间性情大变,以至于最后在《忏悔录》中开始对精神世界进行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每个时代都有相同的事情发生,上海沪闵路3210号,有一个精神病院,在这个精神病院里的人有科学家、有舞蹈家还有自认为正常的人,他们大多数是受到了打击才会表现出和旁人不一样的行为,因此被认定为精神病送到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有一位文学家,在精神病院里曾写道,精神病院就像是一个大笼子,他们都被困在里面,而医生就是猎人,每天都在伤害他们这些小鸟,不过他写的诗在医生看来是有问题的。

而这位文学家也直接承认说“就是啊,不管我写什么都是偏激的,因为我不正常呀”,这位文学家显然已经接受了自己是一个精神病人的事实,并且已经自我放弃、不再去试图证明自己是正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一些真的有怪异行为的人,例如有位名叫胡绍堂的老人就患有严重的被害妄想症,据他所说,自己最爱的人是自己的母亲,但是他总认为自己的哥哥会伤害自己的母亲,于是对哥哥大打出手,哥哥受不了他的暴打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

在接受采访前,胡绍堂还满脸欢喜的告诉所有人自己最喜欢的人就是母亲,可殊不知他的母亲在不久前已经去世,医院的人员也并没有把这一消息告诉他、怕他受不了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有很多满头白发的老人、不知道已经被关在这里多长时间了、期间有没有家人来看望,其中有一位大爷在被提及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时,他颤抖着说是因为自己的固执失去了一个温暖的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记者想要再次询问原因时,这位大爷突然冒出了一句“可能要开饭了”,岔开了这个话题,也许在大爷的内心深处这是一个不愿意提及的伤心事,最后这位大爷总结幸福的种类有一点最重要的是,自我价值能够得到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大爷的这些话富有哲理,也不像是一个不正常的人会说出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呢,有精神病人说就算自己正常了也出不去,这其中又有怎样的隐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常与非正常谁来界定

在这家精神病院里有年轻人、有中年人、有老年人,他们有的认为自己是正常的,有的则知道自己是不正常的,其中有一位中年男子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他说人生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来到世界上都是要闯一闯的,马云不就成功了吗,没成功也没关系,因为也经历了一个独特的体验,这位中年男子深邃的目光和坚定的眼神很难让人把他看成一个精神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精神病院里还有年轻人,比如这里有一个热爱绘画的小女孩,她经常给医院的患者们画画,她说出的话也十分的有道理。

面对镜头,她说这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聪明过头的、一种是笨过头的,这种笨过头的人就是因为跟世人不和才会被关在这个里面,但是她认为世人中也有问题,正常的和不正常并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在精神病院一住就是一辈子,他们的病一直没到世人认为的好的状态吗?也不是,比如这位名叫周智玲的患者,18岁时被确诊为精神病之后便来到了精神病院进行治疗,从小酷爱文学的她在精神病院里也没有放弃手中的笔。

可以说周智玲的一整个青春都在精神病院里度过,不过好在懵懂时期的她也在精神病院里谈了三段恋爱,不过最后都无疾而终,也正是这些奇特的经历让她的文字更加有顿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智玲曾对她的青春进行了总结,写下了“天高地阔,比翼齐飞,人面不知何处去,于心依旧爱斯兴”的诗句,写出这种诗的她精神病也早就已经治好了,但治好之后她没选择出院而是继续留在精神病院。

周智玲说就算自己治好了也出不去了,倒不是因为精神病院不放人而是因为他实在无处可去,《肖申克救赎》里就有一位满头白发的监狱图书管理员,在被关了几十年之后释放,出来之后无法适应现在的时代,郁郁不得终自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智玲在精神病院度过了34年的时光早已与世隔绝,而且唯一的哥哥也身患疾病,自顾不暇,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她的后半生也会在精神病院里度过,和周玲一样,这里还有一位舞蹈家,他曾在马戏团工作、上过很多大舞台,得过很多奖。

现在他的精神病已经被治好,可以说完全康复,但他的亲人却已经全部离世,无处可去的他就在精神病院里应聘了一份工作,在这里他既是病人又是工作人员,闲暇时期可以看到他在精神病院里翩翩起舞,十分优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弃的“孤儿”

除了这些无所依靠的患者之外,里面更可怜的是明明有家人却从不来探望的,比如在一位病房里摄像机对准了一位老人,这位的老人名叫肖书云,十年前被家人送到精神病院,之后家人再也没有跟他联系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书云在提到自己的女儿时眼泪一滴滴地往下掉,肖书云说自己的女儿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医院的人称肖书云的女儿可能是发觉不付医药费医院也不会抛弃老人,于是就干脆不再管他。

而目前肖书云已经完全康复,却迟迟等不到来接他的人,这时不仅有让人想起了那位文学精神病人所写到的他们就像是在笼中的一只只小鸟,怎么也飞不出这方寸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有正值读书年龄的青春学生,也有满头白发的老人,他们大多激动又固执,精神病院的管理不同于其他地方,显得格外的严厉,就像老师看管学生一样、每件事情都安排的精确到分钟。

这里的护士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应对病人突然蹦出的一句“外星人来接我啦”,也要防止病人冷不丁的高唱“不要问我太阳有多高,我会告诉你我有多真”,这样一看,精神病院就是一个巨大的幼稚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院门口没有满心欢喜等待接他们回家的家长,只有无尽的铁窗和病人们眼中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有人说其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有精神疾病的,比如偶尔出现的心情低落也就是现在流行的emo,就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表现。

只不过精神病人的症状和持续时间可能比其他人要重一点,精神病人的世界丰富多彩,他们身上发生的事也值得人们反思,社会究竟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些特殊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