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国之前,我国经历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尤其是被列强打开国门之后,人民名不聊生,国家落后,一切都是那么的悲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段时间里,饱经风霜的人民渴望着和平,他们期待国家能改变,而后来毛主席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毛主席也出生于普通家庭,但他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看着这个满是悲哀的社会,便有了救国救民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8年,毛泽东创建新民学会,此后吸引和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在他和这群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与国民党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斗争。

后来在想法的坚持下,毛主席一步步开始了他的救国,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最终带领了中国终于迎来了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49年10月1日这天,天安门广场挤满了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轻松。

而毛主席也没有闲着,他重温起刚刚投身于革命时的心情,他显得非常开心,因为他实现了曾经的目标。

到了9月30日这天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召开,毛主席与众多中央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场会议上,不仅讨论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细节,也选举了政协委员会委员,这意味着国家真的成立了。

选举结束后,毛主席依旧没有闲着,而是前往人民英雄纪念碑仪式上,向牺牲的革命志士表达了哀思,也告诉他们明天新中国就要成立了。

晚上又开展会议,研究第二天在开国庆典上要宣读的相关内容,而那句“中国成立了”的话要由毛主席说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而台下就是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人手一面国旗,主席很是欣慰。

随后向毛主席挥手致意,之后用他那洪亮的湖南口音喊道:“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今天成立了。”

声音刚落,人民爆发出激烈的掌声,很多人湿了眼眶,我们的国家终究成立了,心情很激动,自此之后国家进入稳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有关主席的选举也被传出内幕,原来在选国家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并没有全票当选,这是咋回事?

在1949年9月30日下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进行,人们最关注的就是国家主席的人选,其实毫无疑问就是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统计票数时,576名与会代表中,有575票赞成毛主席出任主席,另外一票则是弃权,这让人们很是意外。

之后了解到,那位弃权的人就是张东荪,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在书香气息浓厚的环境中成长,后来还前往日本留学,回国后成为一名政治评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东荪到底是文化人,他创作一系列政论文章,提出对国家未来发展道路的见解后,激起社会各界的讨论。

更重要的是,张东荪曾向延安输送许多有志青年,为我军提供药品,在爱党帮党这一块做得很好。

至于为何弃票,则是因为他曾经做的一件事情,当年张东荪提出“中间体政体”,一度想为国家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一主张并没有被认同,此后他非常不理解,更是对毛主席坚持亲苏反美的“一边倒”外交方针不理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东荪试图将自己的意见转告给美国,这一行径有叛国的迹象,有损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此后遭到批评。

但是还有人建议将张东荪以叛国罪来论处,但毛主席认为他虽有错,但并非出于恶意,愿意给他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张东荪在会议上的做法,显然是在无声对抗“主席”,可见张东荪在政治上不成熟,但他始终没有什么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