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法院伙牌法庭积极践行“无讼”理念,推动法庭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发力,抓前端、治未病,努力将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着力绘就新时代人民法庭新“枫”景。

1

强化非诉指引

促多元解纷绘新“枫”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法官,真没想到,不用打官司也能解决问题,我们家的排水沟修好了,还安装了新的暗道排水管,让您操心了……”

今年6月初,襄州区古驿镇金王村发生一起邻里纠纷。王某因房屋排水沟问题与其邻居金某产生矛盾,双方互生嫌隙。村书记、调保主任多次调解未果,王某一气之下来到伙牌法庭打算起诉金某。

双方系多年邻居,一判了之不仅会加剧双方矛盾,甚至可能导致一案生多案,该案更宜适用诉前调解的方式化解。于是,法官向王某介绍起法庭非诉解纷流程,在征得王某同意后,立即联系古驿镇综治中心与金王村委,同时邀请该村党员、群众代表共同参与调解。

经过多次上门进行背对背调解以及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金某的态度得以软化:“千金难买邻里情,我愿意出资在两户中间修建一个暗道排水管,解决两家的排水问题。”至此,该起矛盾成功化解。

今年2月,伙牌法庭率先在法庭诉讼服务大厅公示非诉解纷“五省”优点及流程图,提高非诉解纷机制和多元解纷理念的知晓度、普及率,引导、鼓励当事人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矛盾。截至目前,已有28起纠纷经过引导,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或是当事人自动履行的方式化解。

2

立足裁判指引

践能动司法展新“枫”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1月,伙牌法庭收到一份来自辖区企业襄阳某机电公司的答辩状:“未能及时还款是事实,但并非故意拖欠,而是上下配套企业结账时间差异所致……”。

襄阳某机电公司是从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因拖欠工程款被广东一公司诉至法庭。了解案情后,承办法官立即向襄州经济开发区共享法庭推送案情。

接到案情后,“共享法庭”邀约涉案的6个项目负责人开展调解。承办法官从法理的角度向双方释法明理,并重点向欠款人襄阳某机电公司说明后续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劝说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

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约定襄阳某机电公司先支付部分款项,剩余款项待其配套企业账款到位后支付,双方达成和解。在向双方当事人送达调解书的同时,伙牌法庭还一并送上了法庭编印的案例选编宣传手册,致力于让双方企业在学习案例中提高法治意识。

自2023年6月起,襄州法院在辖区各乡镇及工业园区均挂牌成立“共享法庭”,依托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代表委员等各类基层解纷力量实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伙牌法庭坚持把能动司法贯穿于案件办理全过程,今年以来开展调解业务培训4场次,促进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同时,选取辖区内多发性、典型性案例进行剖析解读,形成多发性、典型性案件处理思路,编印案例选编宣传手册,引导当事人参照示范判决结果协商解决类似纠纷,发挥典型案例的评价、指引、警示和教育作用。

3

创新基层治理

无讼村居现新“枫”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法官,听说您指导过伙牌社区的村规民约,我们社区现在也打算起草一份。”日前,郜营社区负责人陈俊找到下乡巡回审判的法官卢鹏,希望他能指导该社区起草一份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卢鹏随即与社区干部一同走访村民,充分听取村民意见,指导完善该村规民约。

“村民之间要互尊、互爱、互助”“传承发扬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规、好家训”“反对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这份《村规民约》共39条,涵盖道德风尚、移风易俗、邻里关系等内容。陈俊表示,村民们均接受修改后的村规,今年就有2起纠纷自动化解,1件案件撤诉。‍‍

为促进基层治理从定分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伙牌法庭充分利用人民法庭贴近村居、群众的优势,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将司法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最末梢”,多元联动开展“无讼村”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法治讲堂、法治进校园等以案说法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耕睦邻友善风尚,指导基层乡村制定村规民约,把公平正义送到人民群众身边。

今后,伙牌法庭将继续坚持好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将“无讼”理念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以司法指导激活基层自治,展现人民法庭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美丽新“枫”景。

来源:襄州法院肖雪婷

编辑:丁俐

审核: 王洪

终审:周俊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