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最高检部署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以来,富源县人民检察院结合实际,采取多举措迅速推动落实,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做好“菜单式”精准普法。该院向各企业送上菜单式普法课程,依据“点单”走进云南富源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云南富源程林工贸有限公司,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为题开展法治宣讲和互动问答,帮助企业查缺补漏,加强管理,引导企业加强合规建设。同时,有针对性加强职务预防工作,引导企业员工增强法治意识、廉洁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精准的法律服务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用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立“刑事案件存疑不捕监督撤案模型”并延伸应用于涉企案件“存疑不诉”监督撤案领域,通过提取“存疑不诉”案件数据,综合运用数据筛查、比对碰撞、人工甄别等方式对存疑不诉案件实现动态监督,主动查找涉企案件应撤未撤线索,使新增“挂案”早发现、早清理,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落实好检企常态化联络协作机制。充分发挥驻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法律监督联络协作办公室职能,将检察机关服务企业的关口前移,在科学管理、规范建设、招商引资、融资租赁等方面加强检企联动,及时问需于企、送法进企,充分运用各种检察手段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增强检察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确保法律监督联络协作办公室成为服务企业的“便利站”、维护企业权益的“保障站”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加油站”。

本报记者 甘仕恩 通讯员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