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看了下宁浩导演,刘德华主演的电影《红毯先生》。谁能想到两个实力派在一起搭档出的电影竟然扑到不能再扑了,两个多亿的成本,最终的票房却连一个亿都没有达到,这部电影无疑成了宁浩最失败的一部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是因为什么让这部电影如此的失败,如此的命途多舛呢?咱一起来聊一聊。

改档又撤档

红毯先生》的开局可以说是完美的,9月份在第4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进行全球首映,刘德华凭借此片获得第4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贡献奖,而且该片还成为第28届釜山电影节闭幕影片,10月13日釜山电影节闭幕后正式官宣定档于11月17日进行全国上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全球首映,10月电影节闭幕影片,11月正式上映,凑着前面两个电影节的热度,让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度进一步提高,但在11月8日却官宣改档了,改到春节期间上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部电影都有符合她自身的受众,就国内这个广袤的电影市场抓住独有的受众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打着喜剧的“幌子”去定档春节档本身就是一步错棋。春节档电影市场下沉厉害且大都是合家欢类型,过年看电影无非就是图一乐,《红毯先生》的喜剧调性是比较“精致”的,适合部分观众观看,她其中太多的内容隐喻让不了解内情的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图欢乐的观众看得发懵,自然电影评分就会下降,导致越来越多的劝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16日电影宣布撤档,准备择机再战。退出春节档竞争压力可能会小很多,电影的质量可能会被凸显出来,但接二连三的改档撤档就会让原有不感兴趣的观众掏钱去电影院观看吗?这个是否定的。而且撤档又把原有的电影热度给消耗一空,再次上映又会带来新的宣发成本,但又有多少材料可以用来一次次的宣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国内所有改档或者撤档的电影,有哪一部影片最后是获得成功了?成功者寥寥无几,失败者数不胜数。邓超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可谓是代表性电影,《红毯先生》也成了后起之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档撤档无非就是排片与票房,国内市场那么大,抓住任何群体都会有不错的成绩,真的不需要每个群体都抓住,什么都要却什么都不精,只会害了自己。

讽刺内核

上面有提到过《红毯先生》这部电影适合某一个群体去看,而不是所有的电影观众,她处在一个极其矛盾的点,在找着属于这一部电影的平衡。电影是有点黑色幽默的轻喜剧,内在的讽刺内核做得比较精致。拍摄手法非常克制。看不懂的话,会有种“电影为什么戛然而止”了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拍的是娱乐圈内部的事情,在其中有着众多的讽刺,讽刺了圈内各种各样的人,宁浩这一把确实是放飞了自我,可能他早也想到了今天的这个结局,但他还是决定疯一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资方不在乎作品内容,只需要利用资本讲出好故事即可。可以随便塞进去相关人士来客串。外行指导内行办事等等。这还只是资方,别的咱也不提了,可能也就是因为电影的内核,排片不高,毕竟这些事还是知道的人少为妙。众多的讽刺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这里一下,那里一下,让不了解内情的观众深感晦涩。但要换成圈内人,可能会引起共鸣,看得津津有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的最后以“平衡车”结尾,刘伟驰在平衡着一切,圈内的地位,金钱等等。很多人可能会问他最终是好是坏,可能会变的更有格局,也可能变得“更会演”,会在公众面前演的毫无痕迹,成为一个“大圣人”

这种结局挺好,让观众自己去发挥想象,说出来可能就撕破脸了,毕竟以后还要继续在大众面前“演”呢!演不下去,以后还怎么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的最后,电影是一部及格之上的电影,但不乏在运行途中走了几步错棋,普通观众想要深入其中必须要多看几遍才行,但二刷三刷的毕竟是少数,结果早已成定局。